- 1、本文档共2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象气候与天象景观类景观资源成因
2011年10月24日,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云轰击地球并形成强烈的地磁暴,导致包括南部在内的美国很多地区出现北极光。空间天气网报道称,共有超过25个州迎来北极光。这幅照片在密歇根州拍摄,夜空中不仅出现绿色光帘,同时也出现深红色极光。摄影师肖恩·马隆说,来自四面八方的极光挂满夜空。这是他2004年以来观赏到的最美丽的极光秀。与北方相比,南方出现罕见全红极光的可能性更高。 再如植物季相变化 植物上“春发、夏荣、秋萧、冬枯”或“春莫、夏荫、秋毛、冬骨”。“春水绿而潋艳,夏津涨而弥漫,秋潦尽而澄清,寒泉涸而凝滞”。“春云如白鹤,……夏云如奇峰,……秋云如轻浪,……冬云澄墨惨翳,……”等。 2011年10月11日俄罗斯摄影爱好者Ivan Dementievskiy在俄远东地区的Klyuchevskaya Sopka山上捕捉到了神奇一幕。巨大的云雾笼罩在山顶,如同飞碟一般。这种所谓的“飞碟云”是一种叫做荚状云或帽子云的云彩,通常在潮湿气流通过的山区形成。Klyuchevskaya Sopka/东方IC 1.乡村气候概念 局部下垫面(地貌、植被、土壤、水体等)结构、性质及周围环境的不同,会引起近地面层的热量与水分状况的差异。这种差异便形成了小范围的特殊的地方气候或小气候。 乡村气候是与城市气候相对的一种气候类型。稀疏的乡村人口密度,低而少的建筑物,低强度的经济活动,相对城市来讲较高的植被覆盖度和大量的农作物,少量释放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使得乡村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区域气候状况。 2.乡村气候与城市气候的区别 乡村气温比城市气温低。由于城市下垫面性质特殊,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较多,又有人为热等原因,使城市气温明显比乡村高,出现城市“热岛效应”或形成城市“热岛”。而乡村的下垫面植被覆盖度高,人为产生的热量很少,地域开阔,所以,气温要比城市低得多,成为人们避暑的好去处。 乡村的空气比城市的质量高。城市是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人口密集,利用和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有大量的工厂排放废气,大量的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使得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能见度低。而在乡村地区,人口比较稀疏,工厂较少,能源的消耗和燃烧也相对要少得多,所以,在乡村地区,空气比较清新,特别是在夏天,蓝天白云,绿树成阴,煞是可爱。 太白佛光 1.雾凇景观 雾凇又名“树挂”,是一种聚集在地面物体表面,呈针状、颗粒状的乳白色凝结物。它的形成是因冬季多雾天气时,空气中的雾滴在运动中触及树枝、电线、房顶等,便急速冻结成冰粒,如此层层冻结下去,即形成茸毛状蓬松白色冰粒层。松枝、树丛结满了毛绒状的树挂,像一株一株巨大的白珊瑚。电线成了横空的长蛇玉练,殿宇盖上了“绒罩”,大地铺上了洁白的毛毯。这时被初升的阳光一照,仿佛龙宫洞府,五光十色,晶莹闪烁,千姿百态,令人惊叹。我国雾凇景观以吉林松花江畔最为有名。 吉林树挂 雾凇 雾凇 雾凇 2.雨凇 初冬或冬末,有时会出现一种奇怪现象:从空中掉下来的液态雨滴落在树枝、电线或其他物体上时,会突然冻成一层外表光滑晶莹剔透的冰层,这就是“雨凇”。这种滴雨成冰现象的原因是,当靠近地面一层的空气温度较低(稍低于摄氏零度),而其上又有温度高于摄氏零度的空气层或云层存在时,从上层温暖空气中掉下来的雨滴进入靠近地面的冷气层时,雨滴便迅速冷却形成过冷雨滴,由于这些雨滴的直径很小,温度虽然降到摄氏零度以下,但还来不及冻结,便掉落下来,当其接触到地面冷的物体时,就立即冻结,变成了“雨凇”。庐山的“雨凇”很有名,深冬季节,有时满山遍野银装素裹,被称作“玻璃世界”。 雨凇 雨淞 雨淞 海拔高度对气候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在山地、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度较大,形成了与谷地、盆地、平原迥然不同的山原气候。山原气候具有的特征是:空气清洁度增加,空气组成中的二氧化碳、水汽、微尘和污染物质等较少;气压降低,风力增大,日照增强;气温降低,气温年较差减小,昼夜温差增大;在一定坡向和一定高度范围内,降水量增大。 气候垂直变化是山地、高原地区最显著的特征。气候垂直变化的原因,是由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气温下降,其递减率为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下降0.6℃。由于气候的垂直变化规律明显,许多山地高原成为避暑胜地。 山地、高原气候的垂直变化,又影响到生物、土壤的变化。因而在高山出现了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带现象。自下而上可以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为观赏提供了更多的游览、观光、科学研究的内容。如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札罗峰海拔5995m,位于赤道附近,却白雪皑皑。在这里,人们从山下到山上,短时间内可以经历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变化,同时观赏到这几个不同气候带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物种。下面是秦岭主峰太白山的垂直带谱。 太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正式启用 - 南京市文广新局.DOC
- 歌声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PDF
- 正常儿童下肢旋转解剖轴线发育的研究 -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PDF
- 橘色科技国际会议.PPT
- 正文(175 KB) - 易格斯.DOC
- 正交偏光观察.PPT
- 正确使用熟语 - 高明区纪念中学.DOC
- 欧美植物园引种中国植物遗传资源案例研究.PDF
- 此“情”此“景”怎能让我心动.DOC
- 欧洲园林(威廉山_巴洛克园林).PPT
- 202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docx
- 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
- 2025年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主持词及总结讲话.docx
- 2025年乡镇妇联工作总结_1.docx
- 中国联通分公司总经理专题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文稿.docx
- 机关单位2025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方案文稿.docx
- 审计机关2025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范文.docx
- 学习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校长(院长)会议精神心得体会范文.docx
- 纪委书记等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研讨发言材料文稿2篇.docx
- 纪检干部考察提拔个人三年工作总结_1.docx
最近下载
- 《论语》论君子课件.ppt VIP
- 佳能EOS5DMArkII(官方中文使用说明).pdf
-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案例--万科集团讲解.doc
- 一种惰性气体保护气雾化设备的可调喷盘.pdf VIP
- 2025届四川省宜宾、自贡、乐山等市高三下学期3月二诊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考点解密追踪与预测(新高考)压轴题11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解析版).pdf VIP
- 供应商QCDS评分细则(管理文件15).doc VIP
- 土壤质地的测定比重计法.pptx VIP
- 媒资系统项目销售合同模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