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多篇章学习中提取练习策略对高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题目:多篇章学习中提取练习策略对高阶技能的影响
作者:周爱保 杨天成 程晨 马小凤 赵静
第一轮
审稿人1 意见:研究首次采用多篇文章作为实验材料,进一步深化了提取练习效应的应用范
围,并首次验证了提取练习是促进高阶技能连续发展的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具体
建议如下,供作者参考。
意见1:两个实验中重学组被试都是重新阅读文章,但如何保证被试是认真地重新阅读了文
章呢?被试第一遍阅读就已经了解了文章的相关信息,第二遍阅读有可能会敷衍了事,不认
真阅读,这样就会造成重学组和提取组在条件上本身的不对等。
回应:感谢审稿专家非常敏锐和周严的问题。“提取练习”和“重复学习”两种学习策略在
大量相关研究中被作以比较,究其根本原因是两者“学习“发生阶段不同。人们往往认为学
习只发生在编码阶段,即持重复学习方式才是学习的观点。然而,在“Tulving E. The effects
of presentation andrecall of material in free-recall learning.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67, 6(2):175–184 ”这篇研究中,Tulving 证明学习不只发生在编码阶段,测试也
是一种学习。
Carpenter(2009)设计实验,对比了提取组和重学组最终测试成绩。研究对重学组被试的
加工深度和专注度的质疑给出回答。其研究中重学组被试在重学之后,还需评定词对材料间
相关度。结果表明,被试在重学过程即使进行了积极加工,在最终测试时仍然不能很好的对
项目进行回忆,因而重学方式被认为是一种低效的辅助记忆策略。
此外,我们在实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也重视了诸多细节。例如,实验前主试向被试仔细
讲解大致实验任务,重复学习组在第二次学习之前,屏幕呈现的指导语也明确说明:“请您
再一次认真学习,学习之后会安排相应的测试,以便检验您的学习效果。”因此,被试在第
二次学习时依然会处于警觉状态。另外,被试在开始实验前也收到了我们准备的一份小礼物,
符合实验伦理的要求,实验过程中被试积极性较高,实验的卷入度相对良好。由于行文表达
不完善使专家产生了疑问,在此深感抱歉,我们在正文(P4, Line22)用红字做了修改补充。
相关文献:
Carpenter, S. K. (2009). Cue strength as a moderator of the testing effect: the benefits of
elaborative retriev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
35(6), 1563–1569.
意见2:Agarwal(2011) 的研究使用了一篇文章作为实验材料,而本文的作者使用了3 篇或者
5 篇的阅读材料进行研究,怎么能确保 Agarwal(2011) 的实验范式适用于本研究的多篇文章
阅读?因为多篇阅读中多次提取练习会对被试造成练习效应,因而才导致最后测试时反应时
低于重学组,正确率也高于重学组。
回应:非常感谢审稿专家提出的疑问,下面将对问题依次做出解释,必要处会在文中予以补
充修正。
关于范式使用是否恰当问题。涉及测试效应的研究,对刺激的选择十分多样,包括短文
(Kang, McDermott, Roediger III, 2007) ,词表(Wheeler, Ewers, Buonanno, 2003),词语定
义(Cull, 2000),外语词汇(Kang et al., 2007),一般性知识(McDaniel Fisher, 1991),视频材
料(Butler Roediger III, 2007),以及词对(Vaughn Rawson, 2011) 。也有研究选取多个学习
材料(例如,多个词表)展开讨论,研究证明了提取对后续学习的促进作用(e.g., Szpunar,
McDermott, Roediger, 2008; Tulving Watkins, 1974 )。例如,Szpunar(2008)材料共计5 个
List 。第一组被试在List1-4 后安排即时测试,第二组被试List1-4 后安排重复学习,第三组
被试在List1-4 后插入分心任务。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