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烛之武退秦师 - 知新教育
中國語文科
補充教材五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1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2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
3 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反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4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5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注釋 晉侯、秦伯圍鄭 : 晉侯指晉文公,,, 以其無禮於晉 : 以,,,, 貳 : 有二心。( 指鄭國對晉不忠誠,)
軍函陵 : 軍,,, 氾南 : 鄭國汜水的南面, 佚之狐 : 鄭國大夫
鄭伯 : 即鄭文公。
子 : 古時對人的尊稱, 寡人 : 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
縋 : 用繩子縛著人或物從高處往下送 。( 這裏指用繩子把燭之武從城牆上往下送。 )
敢以煩執事 : 敢,,,,,, : 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 鄙 : 邊邑。這里指把遠地作為邊邑。
行李 : 指使者, 共 : 同「供」即供給。
嘗為晉君賜 : 嘗,,, 焦、瑕 : 晉國邑名。焦在今河南三門峽附近。瑕在今河南靈寶東面。
朝濟而夕設版 : 濟,,, : ( 晉惠公 ) 早上渡河回到晉國, 厭 : 同饜, 東封鄭 : 封, 肆 : 伸展。這裏的意思是擴展疆界。
闕 : 同缺, 圖 : 考慮。
說 : 同悅, 使杞子、逢孫、楊孫戌之:杞子、逢孫、楊孫三人都是秦國大夫。戌, 微夫人 : 微,,, 因人 : 依靠他人。
敝 : 傷害。
與 : 指友好國家, 知 : 同「智」
以亂易整, : 亂,,,,, : 秦晉互相攻伐,,,,,,,,,,,,
本文節錄自《春秋左氏傳﹒魯僖公三十年》,文題按內容而定。
文學點滴
《,, ( 史官 ) 左丘明 ( 公元前 556 年至公元前 451 年 ) 所作。據司馬遷 《史記》所載,2 鄭文公運用了下列哪些游說策略,( 用?表示,,)
( A 動之以情 : 鄭文公先向燭之武道歉,,, : 客觀分析形勢,,,,
燭之武見到秦伯,說:「滅秦國和晉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鄭滅亡了對秦國有利,那是足以勞動君王左右隨從的。但越過別國而以遠方的鄭國作為邊邑,你也知道是何等困難,哪裡用得著把鄭國滅掉而增加鄰國的土地呢?鄰國強大,等於你的力量削弱了。如果放棄攻打鄭國,讓我們成為你們東路上的主人,供給秦國外交使節所缺乏的物資,對君王沒有甚麼害處。而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施以恩惠,﹙助他返國為君﹚惠公答應了把焦、瑕兩邑給你們,可是他早上剛渡河回國,晚上就設版築城,這是君王所知道的。那個晉國怎會滿足呢?在東面把鄭國作為它的邊界,便會想著擴展它西面的疆界,如果不損害秦國,將要到哪裡取得土地呢?攻打鄭國,只會損害秦國而使晉國得到利益,請君王考慮這件事吧!」
秦伯很高興,和鄭國結盟,並且派大夫杞子、逢孫、楊孫幫助鄭國防守,就離開鄭國。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晉侯下令攻打秦國。晉侯說:「不可以!如果沒有那個人﹙秦伯﹚的力量,我就不會有今天。依靠人家的力量而又反過來傷害他,不合道義;失去秦國這個盟友,不智;秦晉互相攻伐代替和好,不能夠服人心。我要回去了。」於是晉軍也離開了鄭國。
課文賞析
下面我們按照文章的自然結構作一些分析。
全文共分五段。第一段:「晉侯、秦伯圍鄭」──「秦軍氾南」。這段文字敘述了三個問題:(1) 當時形勢。大軍壓境,鄭國岌岌可危。(2) 戰爭起因。(3) 晉、秦駐軍方位。這三層意思共用了二十五個字,卻交代得一清二楚,《左傳》筆法之凝練由此可見一斑。如果我們在讀完全文之後,回過頭再來仔細品味,將不難發現這段開始便還埋下了兩處伏筆。且說晉秦圍鄭的原因,一是「無禮於晉」,二是「貳於楚」,然而兩件事都是晉鄭之間的宿怨,與秦並無關系,可見秦的出兵乃晉牽率使來,事出被動。這一筆伏下了「一篇立說之根」,燭之武說退秦師一舉成功,在文章開頭就打下一塊可信的基石。「晉軍函陵、秦軍氾南」,看似平鋪直敘,殊不知又一處伏筆。晉、秦雖然聯合出兵,駐地卻一南一北。燭之武夜縋入秦營而不被晉軍察覺,就是利用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能源集团网络安全攻防知识培训(分享版)(1).pptx
- 2025年党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湖南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mPGES-2作为吸入全身麻醉药物异氟醚作用靶点的应用.pdf VIP
-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pdf VIP
-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类训练专题13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烟草质量检验竞赛通用知识题库-上(单选、多选题库).docx VIP
- 德育常规工作培训(1).pptx
- OMRON欧姆龙安全产品F3SG-SR PG系列安全光幕 多光束安全传感器F3SG-SR PG 系列 F3SG-□SR□系列安全光幕 用户手册.pdf
- 保险的培训资料1—开拓准客户.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