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缓和与对抗交替.ppt

岳麓版历史选修《缓和与对抗交替.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麓版历史选修《缓和与对抗交替

内部原因 直接原因: 历史原因 :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和长 期政策上的错误 外部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5、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表明战后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结束,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影响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20 世纪80年代 50年代中期 --60年代末 美 苏 苏 美 苏 美 知识结构表格 基本态势 对 外 战 略 对 华 政 策 阶段 50年代中-60年代初 60年代中-70年代末 80 年代 既有缓和 又有紧张 美攻苏守) 苏联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美国孤立中国 苏联推行霸权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苏攻美守 中美关系正常化 苏中边境武装冲突 美攻苏守 美国对苏采取强硬政策。苏联转向全面收缩 苏联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美中关系缓慢发展 苏在欧洲 “缓和” ,在亚非扩张。美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时间 50年代中-60年代初 60年代中-70年代末 80年代 领导人 美国政策 苏联政策 争霸态势 赫鲁晓夫、肯尼迪 两手政策 平起平坐共同主宰 勃列日涅夫、尼克松 既有缓和 又有紧张 优势在美 尼克松主义 积极进攻 苏攻美守 优势在苏 戈 尔巴乔夫 里根 里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 全球收缩 “新思维” 美攻苏守 优势在美 苏联的mx导弹 美国的“爱国者”导弹 * * * * (1)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2)1983年,“战略防御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即“战略防御计划”(SDI),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通过这一计划,既大大提高核威慑力量,又带动美国科技经济的发展,还可造成对苏联的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 美国于80年代中提出这一计划的原因是什么? 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苏联经济则陷入困境,美国企图乘机击垮苏联,夺取世界霸权。 2、里根“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 3、苏联的对外政策——转攻为守 戈尔巴乔夫1985年上台,提出“新思维”理论,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 收缩力量,不干涉东欧,寻求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全面缓和。 1987年美苏首脑在中程导弹条约签字仪式上 4、1987年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第二次缓和” 有限缓和时期 美苏首脑签署《中程导弹条约》后相互祝贺 第三阶段: 8 0 年 代 美国 卡特主义 星球大战计划 苏联 全面收缩 裁减军备 苏 联 波 兰 民德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联邦德国 奥地利 瑞士 瑞 典 芬 兰 法 国 意 大 利 土耳其 西 班 牙 希腊 英 国 冰岛 挪 威 葡萄牙 爱尔兰 阿尔巴尼亚 苏联控制东欧卫星国 三、“冷战”的结束 1、东欧剧变概况 波兰是东欧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除罗马尼亚发生流血冲突外, 其他东欧国家都通过和平方式发生剧变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东西柏林边界开放后,大批民主德国公民涌向西柏林 一对被柏林墙隔绝三十年的孪生兄弟终于见面。 哥哥彼得回忆见面时的激动的心情: 我心中大叫,朝我走来的那个男人不就是我天天在镜子里看到的人吗?! ???? 柏林墙一段 1、德国分裂的标志; 2、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3、1961年建造; 4、1990年拆除,两德重归统一。 柏林墙大事记 1989年被称为“东欧年” 德国重新统一,成为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 历史原因: 长期受制于苏联,照般苏联模式 内部原因 经济原因: 外部原因 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与蜕变 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东欧剧变的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各国没能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政治原因: 执政党与政府威信低,脱离群众 苏联因素: 西方因素: 知识拓展 背景: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开始了全面改革。前两年主要是经济改 革,但没有取得成效;1987年开始进行政治改革。 指导思想: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影响:这次改革导致苏共的分裂和苏共法定领导地位的丧失。与此同时,东欧发生剧变。 2、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八一九”事件 起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 影响:苏共分崩离析,国家政权发生根本质变 各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 叶利钦 4、1991.12.21,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 ——《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