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渔父词与日本《经国集》十三首〈渔歌〉之比较
唐代漁父詞與日本 《經國集》十三首〈漁歌〉之比較
蕭麗華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一、前言
以漁父形象抒情述志的詩歌起源於《楚辭‧漁父》,到唐代出現的張志和〈漁
歌子〉和華亭船子和尚的〈撥棹歌〉等,或描寫漁翁生活 ,或藉漁父抒發隱逸心
志、參禪悟道之類的作品,漁父題材的詩歌在唐代文學中日漸繁盛,逐漸形成一
個特殊的文學類型。
漁父詞成為一個獨立的文學類型,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蘊與詞史價值,是唐詩
抒情文學上值得探究的單元。它不僅在詩歌形式上影響唐宋詞的產生,在文化內
涵上也有從道家隱逸思想與禪宗引渡思維的融合。
漁父詞在唐代開始平行移植到日本平安時代,從詞體形式特徵與文化意蕴上
都深具觀察價值。張伯偉〈日本漢詩總說〉提到:「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長
短句的創作,《經國集》卷十四所錄嵯峨天皇的〈漁歌〉五首,……實際上是張
志和〈漁歌子〉的摹擬之作,其時代在大同四年至弘仁十四年(809-823 )之間,
上距張志和創作的時代還不到五十年。而這就是日本最早的詞。」1這種跨國的
比較素來乏人問津,日本平安時代的漁父詞尚無人研究,張伯偉雖然注意到,卻
2
只是根據神田喜一郎的觀察,只提到詞史價值 ;本文擬從「文化意蘊」與「詩
歌形式」上雙重的流衍,來觀察唐代漁父詞對照 《經國集》所錄嵯峨天皇的〈漁
歌〉十三首 ,以全面性的比較二者的異同。
二、中國漁父形象的演變與文化意涵
就語詞使用的演進來看,「漁」字起初是作動詞,如《周易 ‧繫辭》: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 與
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
3
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 〈離〉。
1 張伯偉:《東亞漢集研究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7 年),頁421 。
2 神田喜一郎:《日本における中國文學──日本填詞史話》,二「填詞の濫觴」,(東京:二玄社,
1965 年)。
3 [宋]朱熹:《周易本義》(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 年),頁253 。
1
這是生民有人文的開始。至秦漢時,「漁者」、「漁人」、「漁父」等身份成了
名詞,如《管子 ‧禁藏》云:「漁人之入海。」到了《史記 ‧范睢蔡澤傳》云:
4
「臣聞昔者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而釣於渭濱耳。」此時的「漁父」取代
了「漁人」身分的單純名詞意義成為隱逸文化的重要意象。
為「漁父」注入道家思想意涵的是《莊子》,〈漁父〉篇中塑造一位「須眉
5
交白,被髮揄袂」 的漁父,這種外型不同於一般漁人,又能訓誡孔子多事,不
在其位而謀其政,並向孔子述說「大道」的智者,黃文吉考訂應該就是《莊子》
6
〈刻意〉篇所說:「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无為而已矣」的「江海之士,
避世之人」,可說是莊子的化身。7
以漁父形象抒情述志的詩歌起源於《楚辭‧漁父》,王逸《楚辭章句》云:
「屈原放逐,在江、湘之閒,憂愁歎吟,儀容變易。而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濱,
欣然自樂。時遇屈原川澤之域,怪而問之,遂相應答。」8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
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
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 9
屈原並未接受漁父的建議,而堅持「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
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於是「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
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10
《莊子》和《楚辭》的漁父,代表隱逸的人生方向與道家的思想背景。以「漁
父」為隱逸之士的看法,普遍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华为销售法》读书笔记.pptx VIP
- 大班语言《落叶》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B 9683-1988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pdf VIP
- 2025年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中建八局二公司绩效管理办法.doc VIP
- 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 How do you greet people 课件 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上册.ppt VIP
- (高清版)D-Z-T 0449-2023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规范.pdf VIP
- 2025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教育体育局面向社会招聘8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DB11_T 1234-2022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源消耗限额.docx VIP
- GB50173-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