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地层湍流热通量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第28 卷 第5 期 中 国 沙 漠 V ol.28 No.5
2008 年9月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Sep.2008
:1000-694X(2008)05-0948-07
1, 2 2 3 4
艾力 ·买买提明 , 何 清, 高志球 , 阿吉古丽 ·沙依提,
2 2 2
霍文, 刘新春, 梁 云
(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甘肃 兰州730000;2.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3.中国
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4.新疆信息工程学校,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3)
:利用2007年 8月3 日至10 月31 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取得的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
比较了涡动相关法、波文比法和空气动力学法计算得到的湍流热通量, 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能量平衡各分
量的日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波文比法、空气动力学和涡动相关法计算得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湍流热通量日
变化特征是一致的, 整个观测期间, 空气动力学方法和波文比法计算得出的湍流通量大于涡动相关法。 它们的顺
序分别为, 波文比法计算得出的湍流热通量最大, 空气动力学方法次之, 涡动相关法最小;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能
量平衡各分量基本上以12:00时为中心, 呈对称分布。 净辐射、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具有非常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2 -2
净辐射日最高值324 W ·m 出现在当地时间11:30, 最小值-85 W ·m 出现在当地时间18:30;土壤热通量在
-2 -2
12:00左右达到日最高值 143 W ·m , 而20:00时出现最小值-69 W ·m ;感热通量在13:30时左右达到最高值
-2 -2
178 W ·m , 19:00 时左右出现最小值-7 W ·m ;相对于上述3 个能量平衡分量, 潜热通量的日变化特征不太
-2 -2
明显。 每日12:30左右出现潜热通量的最大值43 W ·m , 06:00时出现日最低值-1W ·m 。
:感热通量;潜热通量;波文比法;空气动力学法;涡动相关法
:P423.5 :A
[ 1] [6]
陆-气相互作用影响天气和气候 , 它包括陆- CO2通量;何奇瑾 等利用空气动力学方法、波文比
气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这些物质和能量交换是 方法和涡动相关方法对盘锦芦苇湿地水热通量计算
[7]
通过近地层的湍流运动实现的。湍流热通量(包括 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李剑东 等利用空气动力学廓
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作为地表能量平衡方程的重 线法和总体输送方法对北冰洋浮冰区近冰层湍流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_兼谈问题方法论_邱新有.pdf
- 中国商品期货动态套期保值研究_基_省略_DADCC_GARCH模型的分析_王辉.pdf
- 中国失地农民经济适应现状与对策_基于沈阳市两个失地农民社区的调查_王爱华.pdf
- 中国油葫芦属Teleogryll_省略_Walker_蟋蟀科_蟋蟀亚科_马丽滨.pdf
- 中国新闻业新的传播生态_李良荣.pdf
- 中国硬麦和大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绩效的实证研究_王骏.pdf
- 中美基金会信息披露比较研究.doc
-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之我见_董亦明.pdf
- 中西医结合医院新时期发展思路_金利国.pdf
- 中西医结合的形成价值及亮点_王师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