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短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正音,正确朗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精读课文,析美文美点。 作者是怎样写景的? 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与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晓雾将散”“夕日欲坠”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 原句的“歇”“颓”把晓雾和夕日拟人化 了,表现作者对山川喜爱的情感。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 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此起彼伏。 渲染欢欣热闹,增添勃勃生机。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隐含着什么感情? 带有自豪之感,也有与谢灵运比肩之意。 小结 此刻,苏轼与张怀民会说些什么呢?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总领全文 1、先仰视“高峰如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2、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三、感慨、议论,总括全文 二、分写山水景物的美。 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美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其五:俯仰结合之美。 品味探究 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 观察角度:有 ,有 ; 时间跨度:有 ,有 ; 景物状态:有 ,有 ; 感官冲击:有 , 有 。 仰视(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 静景(高峰……具备) 早晨(晓雾将歇) 黄昏(夕日欲颓) 视觉(高峰入云) 听觉(猿鸟乱鸣) 动景(晓雾……竞跃) 这篇山水小品廖廖68个字,就概括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表达作者亲近自然的喜悦。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 生字词读音 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 ????? 重点词语 欣然: 念: 相与: 遂与外人间隔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遂至承天寺 盖竹柏影也 高兴地 考虑、想到 一起、共同 于是 原来是 但闻屏障中尺一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只,只是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诽谤朝廷,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