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随文练笔,习作教学中的给力一笔
【摘 要】习作教学中,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病呻吟等弊病由来已久。语文练笔紧紧伴随着阅读教学,是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教师把小练笔融入学生语文课堂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小练笔训练,以小促大,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提高写作的实效,给习作教学挥出给力的一笔。
【关键词】随文练笔;习作教学;提高;实效
在教学中,教师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把小练笔训练融入语文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切入点进行高效地小练笔训练呢?下面,笔者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情到浓处时,一吐为快
情动而辞发,情感的体验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文本,让学生心随文动,情随文涌。教师及时捕捉学生情感的喷发点,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下笔如有神助,一吐为快。
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情感因素。我抓住“亲人”这个话题步步深入,层层剥笋般探寻文本的内涵。运用反复朗读,情景渲染,想象体验等教学手法,引领学生投身其中,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学生被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所感染,情感喷涌而出。这正是练笔的好时机。因此,我赶紧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深情地说:“列车就要开动了,彼此心中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倾诉。此时此刻,你就是为志愿军送行的朝鲜人民,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又会对志愿军怎样告别?”
在柔和忧伤的音乐中,学生们文思如泉涌,纷纷提笔写下句句感人的话语。通过小练笔,他们的语言得到内化,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无限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在课堂内放飞心灵,吐露真情。因此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带上自己的一双慧眼,巧妙挖掘小练笔的训练点,让学生心随文动,笔随情涌。
二、仿写精彩处,学以致用
宋代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创造的基础。仿写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的桥梁。
比如六上第一课《山中访友》的第五自然段,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在反复朗读积累后,我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了仿写练习:
你好,可爱的蝴蝶,你扇动着漂亮的衣裙,是想 吗?
你好,漂亮的鲜花,你露出动人的微笑,是 ?
你好, , , ?
三组句式训练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模仿作者的语气风格,尝试运用诗化的语言,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的仿写训练让学生对课文语言进行积累内化,完成了模仿性学习到创造性学习的过渡,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补写空白处,加深感悟
简略和空白是文章的剪裁艺术,而填补和充实却是练笔的机会。许多课文在叙述的过程中留有空白点,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略写的部分,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揣摩人物心理,从而丰富文本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段话十分?洁,它没有具体描写父亲是如何挖掘的,只是罗列了时间的进程。看上去时间过得很快,但在那生死一线的时刻,对父亲而言,每分每秒都是残酷的考验。后一句是父亲的外貌描写,充分描写了父亲挖掘了36小时后疲惫不堪的样子。父亲在挖掘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这些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本文的特点展开想象,对父亲挖掘的过程进行补写。
一个坚强、伟大的父亲被孩子们刻画得十分生动,一段感人至深的父子情在孩子们笔尖流淌。此处,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从而感知挖掘过程的漫长和艰辛,感受到父亲的执着,相比空洞直白的说教,更能帮助学生触摸父亲的内心世界。
四、延伸拓展处,放飞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实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课文的结尾让读者意犹未尽,教师可以适度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接续,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比如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女娲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把天补好了,这时大地上会出现一派怎样美好的景象呢?六年级上册《凡卡》结尾,凡卡的信寄出去后,他的结局会怎样呢?
为课文续写结尾,无论在形式上还是训练的要求上都减少了对学生的束缚,学生有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学生们可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调动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再创造。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作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仪器分析—分光光度计》学科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年产770吨精细化学品改扩建项目(达得利公司)环境影响报告.pdf
- JCT 899-2016 混凝土路缘石.docx VIP
- JB T 3695-2008 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 标准.pdf VIP
- 桥梁桩基施工专项方案(新编制) .pdf VIP
- 马拉松赛事赛事组织管理与赛事赛事经济效益评价报告.docx
- (GBT7588 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pdf VIP
- 电子焊接培训课件.ppt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党课PPT(优质ppt).pptx VIP
- 管幕顶进施工方法及装置.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