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称谓词的文化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颜色称谓词的文化探析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273165)   摘要:称谓词和颜色词在漫漫历史发展过程中,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作为现代汉语系统的一部分,本文从“红”、“白”构词特征的方面,对“红”字头称谓词、“白”字头称谓词进行分析考察,探究这部分称谓词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红;白;称谓词;文化   称谓词是指用来称呼别人和自己的词语,称呼总是蕴涵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反映着特定交际语境中的人际关系。“红”“白”字头称谓词系统庞大,同其他汉语词语一样,这些称谓词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红”字头称谓词文化   本文从褒义、贬义、中性三方面对“红”字头称谓词进行分析。但有些称谓词可能涉及褒贬或者中性多个方面,这类词将取常见义项分析。   在表示褒义的一类称谓词中,有对世俗之人的赞美,如红人、红角儿,指受上司宠信或走运得意之人,周而富《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六:“姑爹是上海滩的红人,事体太忙。”如红旗手,指先进人物。又如红小鬼是对红军小战士的爱称;再如红男?G女是对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的称呼,茅盾《劫后拾遗》:“海水依旧是那样深蓝,阳光依旧是那样明艳,红男绿女依旧是那样拥挤。”褒义称谓词还有一部分是对女子的称呼,如红袖、红裙、红颜、红妆、红拂等,都是指有姣好容颜的女子。   根据“红”的基本文化意蕴我们也不难发现,“红”很少有贬义,所谓贬义,一般指革命年代的势力所指,白色恐怖时期,进步人士被指为共产党员或与共产党员有联系叫做戴红帽子,此类常按含有贬义色彩的“红”字头称谓词归类。   大多数“红”字头称谓词都是中性词,单纯具有指称意义,没有褒贬倾向。“红生”常指戏曲的某些角色名,红女古指从事纺织缝纫工作的妇女,又作“工女”。红杏尚书指宋代词人宋祁,他的《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时人张先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简称“红杏尚书”。红娘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唐元稹《会真记》谓崔莺莺有奴婢曰红娘,张生私为之礼,使通意于莺莺。后多以红娘为帮助别人完成美好姻缘的代称。此外,还有很多中性词代称农民起义军,如红军、红头、红袄君等。这类词没有明确的意义倾向性。   二、“白”字头称谓词文化   本文根据《称谓录》和《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白”字头称谓词,也从褒义、贬义、中性三方面进行分析。但有些称谓词可能涉及褒贬或中性多个方面,这类词将取常见义项分析。   在表示褒义的一类称谓词中,既有对光明纯洁的赞美称谓词,如白衣天使、也有对清正廉洁白衣战士,这都是对奋战在救死扶伤生命线上的医护人员的美称;也有对清正廉洁的赞美称谓词,如《后汉书?郑均传》:“拜议郎,告归,敕赐尚书禄终其身,时号为白衣尚书。”宋柳永《鹤冲天》词:“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因此,白社人、白衣卿相、白衣仙人等,这些都是对有着高尚追求、隐居不仕的人的美称。   同样,我们也可以根据“白”字的贬义所指,将含有贬义色彩的“白”字头称谓词归类。有一部分称谓词含有卑微之意,如白丁一般指没有功名的人,在《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里的白丁指不学无术或缺乏知识的人,暗含贬义。有一部分称谓词是对偷盗之人的鄙称,如白日鬼、白日贼、白日撞。还有一些体现了消极甚或是令人鄙薄的意味,如白痴、白板儿,都是对智力低下、傻瓜、愚笨无能的人的鄙称。再如白吃饱、白吃猴是对吃白食的人的鄙称。白徒既指相对佛教僧侣而言的世俗之人,又常指不学无术之人、未经训练的士兵,具有贬义倾向。另外还有一类是近代对反动意义的称谓,如白匪、白脖子等。类似的我们相熟的“白”字头贬义称谓词还有白眼狼、白眼瞎、白字先生等等。   大多数“白”字头称谓词都是中性词,单纯具有指称意义,没有褒贬倾向。《汉书?百官表》注:黄帝以秋官为白云。这里的“白云”仅仅是官名。白人指皮肤洁白的女子或一无所有的人,唐王涯《宫词》:“白人宜著紫衣裳,冠子梳头双眼长。”除此之外,白头亲、白头翁、白叟、白婆等称谓,都是对年老者的指称,白大褂是对医务工作者的指称,白案是指专门做面食工作的师傅,白领指从事脑力劳动的职员,白?g本指军中主帅的卫士所服的披衣,后来借以指称卫士,类似的还有白帽、白俄等,这类词没有明确的意义倾向性。   三、“红”字头、“白”字称谓词构词理据体现的文化意蕴   词汇具有民族性,汉语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词语的构成带有明显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特征。   首先,颜色词、称谓词与民俗紧密地结合渗透在一起。“红”色在民俗中是喜庆的颜色,常用于婚嫁、生子、过年过节等喜庆的日子,因此在两人之间牵桥搭线的人被称为“红娘”。而白色被视为凶色,是悲哀的象征,容易使人联想到凶祸、丧葬等不祥的事情。古代帝室有丧,公卿大臣须素服而朝,则称呼他们为“白衣会”。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