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救治经皮肾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MODS一例.docVIP

成功救治经皮肾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MODS一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功救治经皮肾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MODS一例

成功救治经皮肾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MODS一例【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24-01 钬激光于1993由Webb等首次在泌尿外科使用,现已成为泌尿外科腔内碎石的金标准[1]。由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不顺利导致原有感染扩散致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例并不少见,但鲜有救治成功的报道。O’Keeffe 等对700例进行上尿路内镜操作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患者发生严重败血症,其中6例死亡,病死率高达66.6%[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ICU成功救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蒋仁菊,女,48岁,因“反复左侧腰痛1+年,经皮肾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热、腹胀2-天,呼之不应1-天”于2010年8月31日入我科。2010年08月16日患者因腰痛伴发热3天入XX县人民医院,超声及CT发现左肾结石0.8X2.0cm,经抗炎后体温降至正常,于08月29日上午行“经皮肾造瘘钬激光碎石术”,术中见“左肾结石有黄色脓胎附着,术中冲洗时见肾造瘘管不通,经皮肾通道丢失,未留置肾造瘘管,缝合皮肤”。术后半小时患者体温升高(39.4。C),血压下降,腹胀。08月30日上午B超示腹腔大量积液, 中午出现呼吸困难,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中途心率下降至50次/分,血压不稳,昏迷,予以紧急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多巴胺维持血压。我院120(出诊)接入。入院时患者深昏迷,T39.5。C,Bp85/50mmHg,无自主呼吸,低氧血症PaO243mmHg,凝血象严重异常,出血倾向,无尿,肝肾功能异常,降钙素原明显增高,血象高,心肌损害明显(见下表)。 1 3 4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 诊断:1、左肾结石经皮肾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后 2、感染性休克3、MODS(DIC呼吸衰竭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心肌损害)4、缺血缺氧性脑病。 入院后予以重症监护,有创通气呼吸支持,冰毯冰帽降温,抗感染及保肝治疗,输血、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血液净化治疗,左肾周探查引流术,营养支持等治疗。共住ICU 33天,期间患者意识逐渐好转,凝血象、血象及肝肾功能逐渐好转,尿量恢复,降钙素原渐降至正常,心肌损害渐改善,体温降至正常,序贯脱机直至鼻导管吸氧,可经口进食,于2010年10月03日转出中心ICU.10月22日治愈出院。 2 讨论 本病例病情特别危重,感染性休克、MODS(DIC 呼吸衰竭 肝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害 心肌损害)、缺血缺氧性脑病、昏迷合并存在,诊治时间长,用药种类多,措施复杂。现择重总结以下几点: 2.1 及时手术清除感染灶并置肾造瘘管及腹腔引流细菌学因素是泌尿系腔镜术后SIRS发生的最重要因素,高压冲洗致液体经肾盂逆流入血液,细菌及其内外毒素可反流入血致术后高热,置管(引流)对这类患者非常重要,充分引流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等并发症。[3]常规经皮肾造瘘后应留置16-18F硅胶肾造瘘管,4至7天后拔除。[4]本病例为外院手术不顺利导致原有感染扩散,致感染性休克及MODS,术中见结石有黄色脓胎附着,有过术中冲洗,经皮肾通道丢失,未留置肾造瘘管就缝合皮肤,此为该病例术后很短时间即出现严重感染性休克的关键原因。入院后第二天行CT检查,肾周三围重建发现左肾周大片异常影像。尽管此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脏器功能损害明显,但仍然及时行了腹腔引流术并留置肾造瘘管,术中见左肾周血凝块200克,予以清除。血凝块培养与外周血培养均为“大肠埃希菌”。我们认为:此手术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当时患者情况非常差,手术风险极大,但如果不手术,患者的救治很有可能失败,既往我们已有相关的经验教训。因此,当全院会诊泌尿外科、麻醉科权威专家一致认为患者病情如此危重,手术毫无意义,手术与否都是“死路一条”时,中心ICU专家仍坚持必须“冒死引流感染灶。”该病例救治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术后感染病例感染灶的引流清除必不可少,前者是保障抗感染治疗有效的前提和关键。对这样的病例该冒的风险一定得冒! 2.2 血液净化治疗本例患者应用血液滤过治疗达8次,除替代肾脏功能度过少尿期外,炎症介质和毒素的清除对改善全身状况、控制体温和逆转感染性休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本例患者多次行血液、痰、尿液、腹腔引流液、引流条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先后发现了大肠埃希菌、曲霉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依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及更换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本病例的感染控制与有的放矢的抗感染治疗是密不可分的。 2.4 输血、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 患者凝血功能严重异常且持续时间长,血清蛋白低至16g/L,住院期间共输红细胞4200m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