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稻瘟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稻瘟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摘要:稻瘟病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文章阐述了近年来稻瘟病发生特点,分析重发原因,提出采取选用高产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消灭菌源为主,并辅以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稻瘟病;发生特点;重发原因;防治;六合区
中图分类号:S43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83-2
0 前言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等,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其中以叶瘟发生最为普遍,穗颈瘟为害最为严重。在稻瘟病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减产50-60%,甚至颗粒无收。从上世纪到本世纪2009年以前,水稻稻瘟病在六合区的水稻各个产区均有发生,但发生程度不大,病穗率一般都在5%以下。但从2009年开始连续两年稻瘟病在本地区各个乡镇出现大发生,并且发生面积大,发生程度也较重,已给当地群众造成种植恐慌。各乡镇因稻瘟病的大发生,引起群访事件不断,已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稳定。笔者根据两年来本地区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重发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1 发生特点
1.1 发生面积大,损失严重
六合区常年水稻面积为3.2万hm2,其中杂交稻为2.33万hm2,粳稻为0.87万hm[1]。稻瘟病以往在水稻上都有发生,但是发生面积不大。但是,从2009年开始连续两年稻瘟病在各个乡镇的杂交稻上出现了成片大发生,其中2009年稻瘟病发病面积达0.08万hm2,占全区水稻面积的2.5%,主要发生乡镇有雄州、马鞍、龙池等乡镇;到2010年发病面积达0.22万hm2,占全区水稻面积的6.9%,主要发生在八百桥、冶山和马集等乡镇。一般田块病穗率在6-33.2%之间,严重田块病穗率达50%以上,产量在4500kg/hm2以下。
1.2 发病存在多样性
一是存在区域性。两年来,稻瘟病的发生存在着明显区域性,其中以低洼、四周是林地的区域发病严重,而平原开阔区域发生较轻。二是不同年份存在区位性。在2009年,稻瘟病发生面积主要集中在六合区的雄洲、马鞍、程桥、新集等平原地区乡镇,以穗颈瘟、叶稻瘟为主,发生面积约占70%以上;在2010年,稻瘟病主要集中发生在六合区的竹镇、马集、八百桥、冶山等丘陵山地乡镇,以苗瘟、叶稻瘟为主,发生面积约占全区发生面积80%以上。
1.3 品种间存在差异
稻瘟病在水稻不同品种上都有发生,但是发生程度存在差异。从2009年调查来看,杂交中籼稻中不同品系间存在差异,其中两系杂交品种发病率高。两系水稻品种丰两优香一号、两优6326和扬两优6号病穗率都在5-23.4%之间,而Ⅱ优084和丰优香占三系杂交稻病穗率都在1%以下,两系杂交品种发病率明显高于三系杂交品种。
1.4 栽培管理不当的差异
水稻栽培管理主要包括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两个方面。一是肥水管理不当的差异。不合理施肥可造成水稻生长过旺,长势旺的田块发病重于老健田块。据2009年在雄州街道水稻生产示范片里调查,品种为两优6326,其长势嫩绿,偏施氮肥的田块,稻瘟病病叶率为15.2%;而生长老健、正常施肥的田块,稻瘟病发病率为6.3%。另外,不合理灌溉,长期灌深水的田块发病也较重。二是病虫防治不力的差异。适期用药的田块病害得到有效的控制,而错过防治适期的田块病害扩展较快。
2 重发原因分析
2.1 品种因素
一是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大。不同水稻品种间抗病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是造成稻瘟病大发生的根本原因。近年来,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因产量高、米质优和价格高,而得到大面积扩大。群众重视了米质、优价,而忽视了两系品种的抗病能力,从而导致稻瘟病大面积发生。2009年两系杂交品种种植面积达1.13万hm2,占水稻面积35.3%;2010年两系杂交品种种植面积达1.8万hm2,已占水稻面积56.25%。感病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过大,是造成近两年来稻瘟病大发生的根本原因。二是种子包衣率较低。种子进行药剂包衣处理是预防种子带菌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由于种子市场的放开,种子市场品种多、乱、杂现象比较严重,种子经营、销售商为了降低成本,获得较高的利益,所经营的种子大多数不进行包衣,加上许多农户不重视药剂浸种,致使种子带菌率高,从而导致苗稻瘟的发生也较重。
2.2 气候因素
水稻稻瘟病是以气流传播为主的真菌性病害,气候条件适宜即可迅速蔓延流行。水稻育秧期遇低温阴雨有利于苗瘟的流行,水稻分蘖期遇连续阴雨有利于叶瘟病的流行,水稻破口抽穗期遇连续阴雨有利于穗颈瘟病的大流行。六合区北部乡镇(丘陵地区)由于水稻播种期偏早,每年在4月5日以后就开始育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