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沐石河流域水土流失分析及防治对策
沐石河流域水土流失分析及防治对策摘要:沐石河流域是松花江一级支流,是吉林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造成部分河床高出地面,成为“地上悬河”,已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科学准确分析该河流的水土流失成因并提出防治对策,为沐石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土流失;成因分析;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79-2
1 流域概况
沐石河属松花江流域,一级支流,发源于九台市沐石河镇桦树背山东南,海拔482m,源地为六股泉水及地下水汇集而成。流经九台市庆阳镇、大山嘴子和德惠市的大房身乡、岔路口乡,在德惠市京哈铁路桥东侧注入第二松花江。
沐石河流域位于我省中部丘陵地带,植被覆盖率较低,多为耕地。流域内最高山峰高程522m,河口高程150m。该河集水面积1464km2,河道长113.4km,河道坡度0.6‰。该流域多年降水量为550-600mm,径流深75mm,径流系数0.15,多年平均径流量0.51×108m3,多年蒸发量800mm(E601)。
沐石河是吉林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沐石河上游,多低山、丘陵;中段为低丘陵,河道弯曲,河底为泥沙,冲淤较严重;下段,河底为泥砂或淤泥,多沼泽地。
2 水土流失分析
2.1 含沙量及侵蚀模数
据水文资料分析,沐石河流域1956-1979年系列多年平均含沙量、侵蚀模数分别为8.5kg/m3、500t/km2,是仅次于东辽河流域的第二高值区域;1980-2000年系列多年平均含沙量、侵蚀模数分别为9.6kg/m3、1000t/km2,是我省各河流侵蚀模数最高值区域之一。其中,1980年最大含沙量为20.7kg/m3,1985年最大输沙模数3150t/km2。数据表明,沐石河流域含沙量、侵蚀模数呈上升趋势,表明水土流失进一步加重。
2.2 输沙量
据浮家桥水文站资料分析,沐石河1980-2000年系列多年平均含沙量9.61 kg/m3,年输沙量51×104t。其中,6-9月输沙量约占全年总年的80%,最大年输沙量出现在1985年,为204.5×104t。
由于沐石河中下游河道坡度较缓,会使大量泥沙沉积在沐石河河道,造成河床逐年抬高,一些河段河床已高出地面1-3m,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3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3.1 自然因素
3.1.1 水力侵蚀 沐石河流域为地势起伏丘陵地带组成的缓川缓岗地形,坡面较缓且较长,坡面一般在300-1000m,坡面坡度平均150‰;加上区内降水集中,流域80%降雨集中在6-9月,多以暴雨形式出现。降水冲击力、坡面水流冲刷的侵蚀极易造成区域水土流失。
据统计,沐石河流域九台市水蚀面积达811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8.2%。
3.1.2 风力侵蚀 沐石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多风。多年平均风速4.0m/s,每年有100多天风力在4级以上。据统计,长春市风蚀面积达264km2。
3.1.3 植被覆盖率低 由于沐石河流域为缓川缓岗地形,且土层有一定厚度,适宜耕作。多年来,原有林地逐渐被开恳成耕地,林地覆盖率逐年下降,据统计,德惠市、九台市植被覆盖率仅有19.5%、20.6%,大大低于吉林省森林覆盖率42.5%水平,较差的植被覆盖率对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十分脆弱。
3.1.4 土质疏松易于流失 沐石河流域土壤质地为壤土,由粘土粒和砂土粒组成。其中,粘土粒径0-15mm,砂土粒径20-55mm。土质均匀且疏松,粗粉粒含量高、粘着力差,抗冲抗蚀性能力较弱,在降水的冲击、坡面水流作用下极易被剥蚀。
3.2 人为因素
3.2.1 人口增长过快 据资料统计,九台市人口由建国初期的33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82.6万人,增加了2.5倍。人口增加后,吃、烧、用的压力加大,于是造成坡地愈开愈多,愈开愈陡,致使土地越种越瘦、越恳越硬,从而加重了水土流失。
3.2.2 林草资源破坏严重 目前,沐石河的林地分布不多,中低的丘陵基本上被开垦成耕地,成片的林地面积较小,且仅存在较高的丘陵地带,而且林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极大地降低了森林的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
3.2.3 开发建设破坏环境 今年来,由于开发建设项目较多,产生了大量的废土废渣,破坏了原有的地表植被,一些地方不能正确地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水土资源的关系,片面的追求暂时的、局部的的经济利益,掠夺性地开矿采石、挖沙取土、滥伐林木、过度放牧。使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4 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针对沐石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现状并借鉴《长春市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