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农田残膜回收难问题
浅谈农田残膜回收难问题摘要:目前,新疆农田中所使用的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一定的抗拉强以及无透气性等特点,起到增温、保墒、除草等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大量用于棉花、玉米、番茄、辣椒、大豆以及瓜类等大宗作物生产,覆盖率达85%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地膜残留严重,负面影响趋于突出,越来越引起注意。
关键词:农田;残膜;回收难
中图分类号:S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103-1
农用薄膜主要成分是[-CH2-CH2-]n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酯。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可残存20年以上,对农业增产增收影响很大。农膜长期覆盖的农田,土壤中的残膜逐年增加大大影响土壤透气性和水肥运转,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其次农用塑料薄膜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增塑剂易在土壤中挥发,破坏叶绿体并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导致作物生长缓慢,严重时黄化枯死;再次残存的地膜质地轻,易随风飘动,对周围的环境卫生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1 农用薄膜利用现状
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多熟制模式逐年推进,地膜用量呈上升趋势,土壤残留地膜增加影响正常农业生产。
1.1 棉花栽培模式不断完善,随着密度不断增加,加剧地膜回收的难度
历年我区以宽窄行配置为主,推广以下几种模式:一膜四行缩株模式,采用140-145cm幅宽地膜,膜上行距30+45+30cm,交接行行距55-60cm,株距8-10cm,理论密度1.6-1.8万株,实际留苗1.5-1.6万株;一膜六行模式,采用180cm幅宽地膜,膜上行距(20+45+20+45+20)cm,宽窄行设置。交接行行距55-60cm,株距12.5cm,理论密度1.7-1.8万株,实际留苗1.5-1.7万株;一膜五行模式,采用140-145cm幅宽地膜,膜上行距20+35+35+20cm,宽窄行设置。交接行行距55-60cm,株距12-12.5cm,理论密度1.6万株,实际留苗1.4-1.5万株;窄膜一膜三行模式,采用窄膜种植的地区,可将窄膜播种机改装成一膜三行播种机,采用90cm幅宽地膜,膜上行距设置25+25cm,交接行行距55-60cm,理论密度1.5-1.6万株,实际留苗1.4万株以上;一膜四行缩行模式,没有条件更换高密度播种机的地区,采用原普通宽膜播种机,通过缩小行距实现增密目的,采用110-120cm幅宽地膜,膜上行距20+40+20cm,交接行行距55-60cm,株距12cm,理论密度1.5-1.6万株,实际留苗1.4万株以上;普通宽膜1、2、1留苗模式:采用普通宽膜播种机播种。定苗时田间采取1、2、1留苗,理论密度1.8-2万株,实际留苗1.7-1.8万株。
目前,我区普遍推广以下3种株行配置模式:一膜四行模式:采用140-145cm幅宽地膜,膜上行距(30+45+30)cm,交接行行距55-60cm,株距8-10cm,理论1.6-1.8万株/亩,实际1.5-1.6万株/亩;一膜六行模式:采用180cm幅宽地膜,膜上行距(20+45+20+45+20)cm,宽窄行设置。交接行行距55-60cm,株距12.5cm,理论密度1.7-1.8万株,实际留苗1.5-1.7万株;机采棉模式: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进行种植,180cm膜宽,一膜六行行距配置为:(1O+66+lO+66+10)+60cm边行两侧各有7.5cm的透光带,每播幅21Ocm,平均行距35cm,株距10cm,每亩理论穴(株)数为19048株。
1.2 玉米栽培模式的革新,增加地膜用量
根据我区各地的不同情况,主要以以下三种铺膜方式进行铺膜。一是播种铺膜作业一次完成,出苗之后再破孔放苗;二是先铺膜保墒,而后适期播种;三是带肥下种,铺膜、播种、覆土复式作业一遍完成。这是广大玉米产区推广地膜玉米机铺机播的主要形式。
播种方式和密度:地膜玉米的播种方式,采用1.4米幅宽地膜,一膜三行,平均行距53cm,株距25cm,亩保苗4500-5500株左右。或是采用70cm的窄膜,一膜二行,采用60+40cm或60+30cm的宽窄行,株距为25cm时,前者密度4500-5000株,后者密度5500-6000株。
1.3 多熟制模式的逐年推进,大大增加了地膜的需求
我区因地制宜选用前茬作物进行轮作,不仅充分利用我区优越的自然条件,还有利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前我区使用地膜推广的模式主要为复播中晚熟玉米,每年近400万亩。
2 地膜规格及用量
目前我区认定的农用薄膜规格是厚度0.004-0.25mm,材质PE薄膜,宽度0.5-13m的农用薄膜。我区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地膜根据栽培需求和农机配置要求,通常使用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模具培训课课件.pptx
- 双层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交底.doc
- 西方古代建筑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大学.docx
- ISO9001:2015&ISO14001:2015&ISO45001:2018三体系记录控制程序.doc VIP
- 医院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学习培训课件.pptx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6套)..pdf
- 2024年度《安全教育家长会》课件课件.pptx VIP
- JGJ-T231-202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pdf
- 采购控制程序(ISO9001ISO14001ISO45001-2018).doc VIP
-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