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楼镇淮山生产现状及对策
那楼镇淮山生产现状及对策摘要:文章根据作者多年的深入坛垌、屯六、华佳和那楼等镇的淮山(又名山药)生产调查情况来写的,文章对那楼镇进行简单背景分析,对该镇的淮山生产现状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仅供同行商榷试行。
关键词:那楼镇;淮山;技术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98-2
淮山是一种药、菜兼用型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不仅耐贮藏、易运输,且易于加工增值、外销出口。淮山用途广,可药用,菜用和加工,淮山片是入药佳品,淮山骨头汤是美味佳肴。加工成淀粉后可制成保健食品,其社会效益为可观。淮山是那楼镇五大经济支柱之一,已有二十年的种植历史。淮山商品率高,且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广,不与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争地,有利于合理开发旱坡地。
1 背景介绍
那楼镇有22个村86个自然村,人口9万人,全镇总面积400km2,耕地面积15.3万亩左右,其中水田5.68万亩,旱地面积9.62万亩。淮山主要产地集中在镇东南部、南部及西南部。本地气温年平均18-28℃,年降雨量1300mm左右,年积温8000℃以上,多数年度无霜期,这是那楼淮山生产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主产区土壤多由沙页岩形成土,土层深厚疏松,含钾量高,且含有机质,生产的淮山个大,条长,卖相好。
现在年种植淮山面积1000hm2左右,加上带动周边乡镇,如中和乡的施灵村等,总面积可达1800hm2,一般每亩鲜薯1500kg左右,高的可达3000kg。一般每年11月至次年的5月上新市,年总上市鲜薯量2.25万吨左右,仅此项经济效益可达4500多万元,平均全镇农业人口产淮山就达500余元。
本人自2000年以来,先后深入淮山重点产地坛垌、屯六、华佳和那楼等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专门对淮山生产、销售和加工等现状进行了调查。
2 淮山生产现状
那楼镇地区种植淮山,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淮山生产技术不平衡
笔者对屯六村调查10个农户,计面积12.8亩,亩均产1573.5kg,其中杜万帅户种植0.85亩,产淮山鲜薯1480.5kg,折亩产1741.8kg;而到华佳村调查10个农户,种植淮山8.2亩,总产鲜薯4510kg,仅亩产550kg,其中某农户种植淮山1.05亩,总产745kg,亩产也不过709.5kg。老区如坛垌村、屯六村的农户,有些劳动能力的人家都种植淮山,产量较高且质量较好,新区如华佳等村属于水田多畚地少,淮山向坡地发展,产量低品质较差。究其原因,当前淮山生产存在缺乏正确的引导,群众盲目向山地发展,种植技术落后,没有选育新良种。应作好农作物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淮山生产,将较瘦薄的宜林坡地应退耕还林。
2.2 淮山加工技术落后
那楼镇年产淮山鲜薯1.8-2.4万吨左右,其中1/3由个体商贩卖鲜薯到区内市场销售,供食用,2/3由本地个体户收购加工成毛条待销,屯六村屯六坡有农户254户,其中从事淮山加工的有198户,形成了淮山加工专业村。
淮山加工技术既原始又落后。一直沿用传统的加工技术,先是把鲜条淮山在屋外码成一堆,然后用农膜全盖,再烧硫磺重烤,把大部水分流干后取出,阴干至七成,将皮层刮掉,至淮山条洁白后重新在室内堆放待销。如销售不畅,每个月仍需用硫磺熏烤一次,也有将干条切片待销。比如,某农户试图深加工成“淮山健儿粉”和“淮山补酒”,结果产品质量不错,但由于技术问题,成本过高,这个梦破灭了。
2.3 淮山市场不具备规模
那楼淮山市场虽以初步形成,但市场建设规模不够,淮山市场就是群众在街上两边自发摆卖,无固定市亭,一遇下雨,苦不堪言。目前,还没有大型的淮山加工企业,仅有的几个小型淮山产品加工企业,其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2.4 淮山未形成品牌
那楼淮山虽也于2000年在武汉农业博览会上展示过样品,但流通依然滞销,主要是招商工作不够广,没有经过精美包装成品牌打出去。
那楼镇种植的淮山品种不丰富,并且大多都是农民的自留种,种薯质量差,不宜大面积种植。目前还没有科研机构(单位)对淮山进行系统研究,对引进的品种进行选育、提纯复壮,繁育脱毒种薯,致使淮山的品质无法得到保证。
2.5 淮山生产缺乏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那楼淮山种植淮山,管理较粗放,当地农民主要还是凭着自己的经验种植,没有一套成熟的淮山种植技术。水肥管理不科学,灌溉系统不到位,主要靠自然降水灌溉,雨后再进行人工施肥。病虫害防治也是个盲点,造成缺苗过多或用肥不当屡有发生。种子没有选育改良,淮山越种越差。
3 对策与建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