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rabies).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狂犬病(rabies)

大肠杆菌病病原 致病性大肠杆菌抗原: O抗原(菌体):171种 K抗原(表面):80种 H抗原(鞭毛):56种 F抗原(菌毛): F4 ( K88 )、F5( K99 )、 F6 (987P)、F41 抗原式:O8:K25:H9 大肠杆菌病病原 形态、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形态 中等大小杆菌、G-、无芽孢有鞭毛 培养特性 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对碳水化合物发酵能力强 抵抗力 50℃30分钟、60℃15分钟死亡 常用消毒药均有效(5%-10%的漂白粉、3%的来苏儿、5%的石碳酸) 大肠杆菌病病原 种类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肠毒素:LT、ST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 各种家畜和家禽,如猪、牛羊、马、鸡、兔 不同动物,引起发病的血清型有差异 幼龄动物对本病易感 传染源: 病畜禽、带菌者 病畜粪便排出病菌 传播途径: 经消化道: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呼吸道:鸡 伤口: 子宫内、脐带(牛) ???? 一、 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又叫“早发性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一周龄以内(尤其是1-3日龄)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抗原:常见病原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为O2、O8、O45、O60、O115、O138、O139、O141、O149、O157等。这些菌株能产生肠毒素,有粘附因子,引起仔猪发病和死亡。 仔猪黄痢 流行病学: 带菌母猪是传染源,仔猪生后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即发生;死亡率高; 污染母猪乳头和皮肤,仔猪吮乳、舔皮肤时食入感染。 多见于新建场和头胎母猪所产仔猪;多发于1-3日龄仔猪,7日龄以上少发; 仔猪黄痢 临诊症状: 最急性型经过快,生后不久后躯麻痹,全身震颤,无下痢即死亡。 急性型发生于生后2-3天,下痢、粪便呈黄色带黏液浆糊状、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肛门松弛、捕捉时从肛门冒出稀粪迅速消瘦,脱水,昏迷,死亡。 仔猪黄痢 病变: 体严重脱水,颈腹部皮下水肿; 肠道鼓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肠黏膜急性卡他性炎症; 肠系膜淋巴结弥漫性小点出血 肝、肾有凝固性小坏死灶 仔猪黄痢 诊断: 根据发病日龄、下痢、粪便呈黄色带黏液浆糊状可诊断。 分离细菌,与F4、F5、F6、F18、F41单抗作凝集反应或与常规抗O血清作凝集反应。 仔猪黄痢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饲料配制与质量,保持环境卫生和产房温度。 产前和开奶前的消毒:仔猪在吃初乳前,用0.1%高锰酸钾液洗净母猪乳头、乳房和胸腹部,而后挤掉几滴奶,再放入仔猪哺乳。初生仔猪尽早吃到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增强抵抗力。 预防性治疗:母猪在产仔前15~30d,用F4(K88)、F5(K99 )、F8(987P)、F41四价疫苗或F4(K88)、F5(K99)、F8(987P)、F41 、自家菌株五价疫苗免疫。 二、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又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危害10-30日龄仔猪。 抗原:常见病原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为O8、O66等。 仔猪白痢 流行病学: 带菌母猪是传染源 污染母猪乳头和皮肤,仔猪吮乳、舔皮肤时食入感染。 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仔猪发病较多,一月龄以上很少发生。 一般发生内源性传染,机体抵抗力降低,乳汁太浓或不足,冬季或炎热夏季易发病。 二 、仔猪白痢 症状: 突然呕吐、腹泻、粪便呈灰白色,常混有黏液而呈浆糊状,含有气泡,有特殊的腥臭味。病猪消瘦、脱水、皮毛粗糙。病程2~3d,最长可达7d,大部分可以自然恢复。 排出白色或黄色稀粪 肛门、后肢被稀粪沾污 仔猪白痢 病理: 尸体外表苍白、消瘦。 肠内容物灰白、乳白色,浆糊状或油膏状,不易擦掉。 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仔猪白痢 防治: 同仔猪黄痢病,另外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 三、猪水肿病 猪水肿病是由肠出血性大肠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6-15周龄易发,经消化道感染。 最常见的血清型为O8、O138、O139、O141,病菌产生志贺氏菌样毒素及水肿素可引发水肿、腹泻和神经症状。 猪水肿病 流行病学: 多发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病率不高(20%左右),病死率高。 体况健壮、生长速度快的仔猪易发。 气候突变、饲料单一、蛋白质过高、饲料饲养方式突然改变,容易诱发本病。 发生过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水肿病。 猪水肿病 症状: 神经症状明显,表现肌肉发抖、步态不稳、易跌到,盲目行动,肌肉抽搐四肢划动似游泳状,麻痹不能站立,病程1~2 d,多数死亡 。 眼脸、头部、颈部水肿,严重时可波及全身引起各种内脏水肿。 三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