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 10394-2005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技术规范.pdf

  • 2
  • 0
  • 约5千字
  • 约 8页
  • 2017-07-18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5-07-26 颁布
  •   |  2005-10-01 实施

SB/T 10394-2005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技术规范.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食品检测规范]SBT 10394-2005 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技术规范

ICS67.040 X 09 备案号 :16599-2005 S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SB/T 10394-2005 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 技术规范 SupervisingpracticeofhighlypathogenicA-vianinfluenza incirculating 2005-07-26发布 200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发 布 SB/T10394-2005 前 言 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PathogenicA-vianInfluenza,HP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 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 类动物疫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由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是人畜共患病,不仅能给养殖业带来毁灭 性打击,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为配合预防、控制和消灭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防治人感染禽流感的工作,加大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 力度,严把市场准人关,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商务部屠宰技术鉴定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社胜、朱德修、赵志云、张新玲、吴爱华。 SB/T10394-2005 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 技术规范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流通领域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的实验室要求、监测范围、监测类型和频度、监测方法、 监测结果报告和监测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进人流通领域的禽类及其产品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6548-1996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T19438.1-2004 流感病毒通用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T19438.2 H5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T19438.3 H7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T19438.4 H9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NY/T767 高致病性禽流感 消毒技术规范 监测 3.1 监测实验室要求 3.1.1 实验室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文件并配备相关的设备、设施,以保障检测人员的安全。 3.1.2 检测设施应符合GB/T19438.1-2004附录C的要求。 3.2 监测范围 包括流通领域的全部,如商场、超市、集贸批发市场、禽类屠宰加工厂(场)、冷库销售或贮存的禽类 产 品。 3.3 监测类型和频度 3.3.1 监测类型 根据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监测类型分为 日常监测和应急监测。在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实 施日常监测;在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实施应急监测。 3.3.2 监测频度 日常监测时的监测频度为每两个月一次;应急监测时的监测频度为至少每周一次。 3.4 监测方法 3.4.1 样品采集 按照GB/T19438.1-2004的5.2执行。 3.4.1.1 活禽采样 日常监测时随机抽样同一采样个体同时采集泄殖腔和咽喉棉拭子作为一个样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