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光》《树(节选)》同步练习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VIP

高中语文《光》《树(节选)》同步练习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树(节选)》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晨曦(xī)  吝啬(sè)  褊(piān)狭 B.臃(yōng)肿 黑魆魆(xū) 奄(yān)忽 C.阴霾(mái) 窸(xī)窣 畸(jī)零 D.树瘿(yīng) 锡箔(bó) 棕榈(lǘ) 【答案】 C(A褊:biǎn,B奄:yǎn,D瘿:yǐng)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攀缘 大有裨益 飘泊 先发治人 B.抱负 流芳百世 威慑 源远流长 C.烦琐 不可明状 装祯 凤毛麟角 D.威协 磬竹难书 收讫 两全齐美 【答案】 C(A治—制;B全对;C明—名,祯—帧;D协—胁,磬—罄,齐—其)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萦绕(萦回)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陆离光怪(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B.熏风(秋风)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C.奄忽(忽然) 阴霾(霾的通称) 前仆后继(前边的人倒下,后面的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D.泫然(眼泪下滴的样子) 盲点(眼球后部视网膜上的一点,和黄斑相邻,没有感光细胞,不能接受光的刺激,物体的影像落在这一点上不能引起视觉,比喻不能感受外界信息的地方) 树瘿(树瘤) 嘿然(默然) 【答案】 B(熏风:和暖的南风) 4.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答案】 A 5.下面对《光》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描述了一天之内“光”的变化及其带给人的感受。作者关于“光”的感受极为细密,导致整篇行文也十分精细、绵密。 B.全文共九段,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写晨光,第二部分(3~4段)写阳光,第三部分(5~8段)写光与黑暗的关系,第四部分(第9段)写夜晚的声音。 C.作者从黎明写起,黎明是通过光来显现的,“只有窗口模糊灰白的一小方天”,“不过是灰白的晨曦”。此时作者尚在“刚醒未醒之间”,感觉是混沌的(这种处于临界点的混沌感觉在后面多次出现),这晨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灰败冷寂”,因为它掀起了“昨天的愁烦”。不过,作者认为“晨曦最活泼闪烁”,只是不易被人觉察罢了。 D.作者拿阴天的灰色和晨曦的灰色相比较,随后进一步指出“晨光比其余的光羞缩胆怯”。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展示黑暗与阳光的对峙、天空中蓝的微妙变化,勾画了早晨的“可爱”。 【答案】 B(第1段为第一部分,第2~4段为第二部分) 6.下面对《树》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除了重点谈菩提树、圣诞树、棕榈之外,还谈到桑、松等。在作者看来,这些树,或者与一种信仰有关,或者代表了一种精神。 B.菩提树与基督有关,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圣诞树与佛教有关,担负着一种救赎主题;棕榈与回教有关,体现了倔强、忍耐的品格;桑虽然无关信仰,但显示了可贵的朴实与清严;松则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原文共四节,这里选了其中的三节。 C.“一对菩提树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起头这句简洁的陈述直截了当地将菩提树的姿势呈现了出来——“谦逊”“生长在都市的盲点”,这句话仿佛探照灯一样,其光线所及,后面的几段描述都在它的辐射之下。 D.第一节的第二至六段,不同侧面刻画了菩提树的树身、叶廓乃至表皮,有的着眼于细节(第五段),有的偏重于整体(第三段),有的是二者兼顾(第二、六段)。在第一节末段的后半部分,“这桑科乔木缓缓飘落下无数艳丽的花朵,继续灌溉着大地,一面柔和地覆盖在一个青年的双肩上……”点明了菩提树与佛教的关联,深化了前面所有描述的内涵。 【答案】 B(“基督”和“佛教”对调) 二、语段精读 阅读《光》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7.本文围绕“光”,作者写了它的几种变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由此及彼,进行相关联想,如由光及光的变体,由光及影等。 8.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光与黑暗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由自然的描述到哲理的阐发,进行深入的挖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