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破裂的缓解和预报研究 -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第 29 卷 第 2 期 核 聚 变 与 等 离 子 体 物 理 Vol.29, No.2
2 0 0 9 年 6 月 Nuclear Fusion and Plasma Physics June 2009
文章编号:0254-6086(2009)02-0104-07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破裂的缓解和预报研究
郑永真,邱 银,张 鹏,杨青魏,黄 渊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 610041)
摘 要:HL-2A 和 HL-1M 装置采用了激光吹气注入高 Z 杂质来缓减大破裂中的等离子体电流衰竭,并给出了
初步实验结果。在 HL-2A 装置上建立了利用 MHD 扰动的参量预报放电破裂先兆的报警系统,研制了 MHD 实时检
测与处理系统,实现了放电破裂先兆的预报、快速触发激光吹气、形成阻性高辐射等离子体、消耗热能和磁能,缓
减大破裂。实验证明,这是一种使得大型聚变实验装置在放电破裂之前显著减少等离子体中热能和磁能,而且能安
全终止放电的简单、快速和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高 Z 杂质;破裂;等离子体终止;激光吹气
中图分类号:O532+ .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间,以利于预报破裂先兆,达到缓减破裂的目的。
国际上的大型聚变实验装置一旦发生破裂放 三是采用激光吹气注入杂质,方法简单、实现容易。
电导致放电电流突然中止,会使装置遭受到重大的 缓减的响应时间较快约为 1~2ms,利于预报破裂先
危害,这是因为等离子体能量熄灭阶段存在强烈的 兆,达到缓减破裂的目的[3, 4] ,但容易增加杂质浓
热通量,在等离子体电流熄灭阶段中产生强烈的逃 度,可以用放电清洗加以解决。在 HL-2A 、HL-1M
逸电子,使得装置第一壁材料的可运行时间大大缩 装置上采用激光吹气注入钛(Ti)、铝(Al) ,获得了使
减,同时在真空器壁上产生很强的电磁力。所以, 等离子体放电安全终止的途径。
必须在大装置上建立一种避免或软化能量与电流
突然衰竭,控制预计的放电破裂或突然终止放电的 2 激光吹气注入高 Z 杂质的实验结果
重要措施,使等离子体电流密切相关的热能与磁场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在热能衰竭之前获得阻性
能在破裂和装置放电终止时都被安全衰竭[1] 。用激 的高辐射等离子体,并增加由高 Z 杂质辐射导致的
光吹气注入高 Z 杂质能够产生高辐射阻性等离子 等离子体的冷却效果。此辐射源是由激光吹气注入
体,则杂质辐射既可以使热能耗竭又可以使磁场能 Ti 杂质或 Al 杂质产生的。激光器输出能量为 3~5J ,
耗竭[2] ,以便使托卡马克放电在破裂时可以安全终 脉冲宽度为 20~30ns 的激光束聚焦于 10μm 厚度的
止。这是一种在破裂前使得等离子体热能和磁能显 金属膜上,形成金属气体,并向等离子体芯部区移
著减少的途径。国际上许多大型装置探索破裂软着 动。激光吹气系统示意图如图 1 所示。激光在金属
陆有三种途径:一是在 JET 上注入(聚丙烯)弹丸, 膜上形成直径 3~6mm 的光斑,一次吹气可产生大
在 T-10 上注入高 Z 杂质(KCl)弹丸,在 ASDEX-U 约 1019 个金属元素原子,经电离、碰撞、扩散,向
上注入高 Z 杂质(Na)弹丸。弹丸形成时间较慢(约 约束区和芯部区移动。这已经由注入等离子体中的
10ms),相应的缓减响应时间较长。二是在 DIII-D 、 Al 杂质的真空紫外光谱的绝对测量与杂质输运码
JT-60U 、ASDEX-U 等装置上注入大量惰性气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