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及前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及前景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世界市场的整合,使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的依赖性不断加深,世界各国及其企业进入市场的机会大大增多。为了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和市场利益,组织或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或地区的必然选择。2001年11月,中国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正式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其进程正式启动,它的建立对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格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分析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特殊性
区域贸易集团化为区域内国家带来的积极效应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与东盟就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这是东亚经济合作化的历史性突破。预计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覆盖约17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2万亿美元。以1.2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量计算,它将成为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市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既具有一般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削减关税、非关税壁垒以及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又与以往南南合作型的区域一体化形式具有不同的特征。第一,复杂性和多样性。它是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组织的结合。中国和东盟10国虽然都为发展中国家,但成员国发展差距巨大,社会制度迥异,民族心理复杂。第二,阶梯性。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是在中国与东盟组织和中国与东盟各国两个层面展开的,并最终走向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合作。中国与东盟间的传统经济关系以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为主,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积极程度不一。因此,双边贸易合作的进展会呈现阶梯性。如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长期和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双边贸易合作,它们希望率先与中国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第三,广泛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除了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便利化等作为主要内容之外,还涵盖内容更为广泛的经济合作,甚至包括经济领域以外的合作,如禁毒、反恐等非传统领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一体化的明显整合效应。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静态经济效应分析
经济学家雅各布.瓦伊纳(Jacob Viner,1950)最早指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给予成员国与非成员不同的待遇,可能会导致贸易方式在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发生转移(但对其参与国的净影响不定)。虽然各成员国将最终走向自由贸易,但部分贸易活动从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到成员国的转移将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即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1)贸易创造效应。区域贸易集团化后,区域内成本高的产品会被其他成员国的低成本同类产品所替代,创造出过去所不可能发生的贸易。贸易创造效应有正负之分,其正效应表现为节约了本国的生产资源,对伙伴国扩大了出口市场,其结果之一产生了规模经济效应;其负效应表现为为本国企业增加了竞争对手,挤占了部分市场,对本国企业发展不利。但从长远看并非坏事,如衡量美洲自由贸易区给拉美国家产生的利益,实现贸易创造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贸易商品结构体现了水平分工特征,为保护国内市场,相关产业内贸易设置了较高壁垒。因此,一旦贸易区内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将会带来相当大的贸易扩张。根据产品细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机电产品、农产品、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充分利用区内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竞争产品分工体系,在既有一定竞争力而又存在一定差异性的产品上进行开发。如东盟可将重点放在电子元件类产品上,中国则致力于通用机械电器的生产等,从而促进相互的市场需求。
(2)贸易转移效应。区域贸易集团建立后,内部贸易更加自由,对外贸易得以加强,本来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就会转移成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形成贸易转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也有正负之分,其正效应主要表现为成员国扩大出口市场和规模收益作用;其负效应表现为生产成本上升,导致资源浪费。中国、东盟各国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工业,扩大出口,而贸易恰好使成员国将进口国由外部世界转移到成员国之间。这一点对急需发展新兴工业的国家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是,其贸易转移效应不会太大。中国和东盟各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仍然会保持对发达国家产品的进出口的刚性,其相互贸易很难替代各自与区外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往来。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动态经济效应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可以产生静态效应,而且还会产生动态效应。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双方的经济结构与经济运行状况很可能按完全不同的轨道发展。
(1)贸易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取消关税壁垒会带来一个更具有竞争的经营环境,有可能削弱自由贸易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DM墙艺漆专卖店制造百万富翁摇篮.doc
- ANSYS在土工格栅及细粒尾矿界面特性探究中应用.doc
- AEO制度及安全措施国际互认.doc
- AHP法在确定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指标权重应用探析.doc
- ANN模型经济学应用及其发展趋势.doc
- ABS塑料模具预制路缘石应用探究.doc
- BMS模型在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监管中应用.doc
- BOT模式下开发经济适用房博弈决策模型分析.doc
- BSC在财务整合效应评价中应用.doc
- BOT融资模式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用.doc
- 2025年河南上蔡农村商业银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进出口银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新疆银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信银行(东营分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信银行(鄂尔多斯分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信银行(福州分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信银行(沧州分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光大银行(株洲分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威海蓝海银行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