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乳业没有高标准何谈品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乳业没有高标准何谈品质近几年,中国乳品工?整体形象频遭重创,从全行?爆发三聚氰胺事件到皮革奶,负面消息不断。其结果是在消费市场,婴幼儿奶粉市场这一乳品行?利润最为丰厚的领地丧失殆尽,尽管国外婴幼儿奶粉不断提价,但是国人仍然疯狂抢购,甚至出境抢购洋奶粉。在资本市场,曾经被基金经理视为宠儿的乳品?,如伊利、蒙牛等,纷纷被基金经理所抛弃。 是什么让乳品?频遭滑铁卢呢? 乳品工?作为流程工?的一个部分,在乳品?发达的国家,由于涉及食品安全,其标准较其他流程工?更为严格苛刻。例如,从牛奶的收集、加工、生产、灌装、运输,甚至到奶牛的养殖,几乎在所有环节都有一系列的流程规范,都有严格的标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国乳品工?在全球同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例如,中东地区的以色列,其地理位置并不适合奶牛产奶,但由于其采用严格的饲养标准,其奶牛产奶量具有世界单产最高的记录。正因为以色列很重视乳品?流程的各个环节,造就其世界乳品行?强国的地位,在消费市场自然塑造出其口碑效应。 反观中国乳品?,不但中小乳品企?问题不断,连拥有先进设备的大型企?也问题频出。媒体就曾报道,“今年4月26日,陕西榆林市榆阳区政府透露,4A22早7时40分至8时,鱼河镇中心小学为学生发放了蒙牛学生奶,8时20分学生陆续出现身体不适,16人出现恶心、呕吐、发烧等中毒症状。”而蒙牛官网称“公司已将相关批次产品样品送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检测结果表明:产品各项指标合格。”对此,广州奶协理事长王丁棉认为,现在普遍的说法是因为孩子乳糖不耐受而造成这次事件,“在同一时间段同一批次产品造成那么多孩子的群体反应,这种情况不太可能。”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高标准的工艺流程,不去按照高标准的流程去生产,又何谈品质保证?没有高品质,又何谈品牌? 据媒体报道,自2010年5月卫生部发布“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规定,卫生部2010年3月26日公布了66项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自2010年6月1日起陆续施行”的通知以来,一年多的时间内,关于新的《生乳》标准争议不断,争论的焦点是与1986年的《生鲜乳收购标准》相比,14年过去,我国的经济、社会、科技都有了长足进步的情况下,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升反降:生乳新国标生乳蛋白质含量下限从2.95g/100g降到2.8%g/10%,菌落总数上限统一规定为每毫升生乳200万个,而原有标准分为四级,其中一级为不超过50万个,最高为400万个。同是这两项重要指标,新西兰规定生乳蛋白质含量为3.8克,欧美国家也多在3.2克以上;美国要求单独生产的原奶细菌总数上限为每毫升生乳10万个,混合后巴氏杀菌前上限为每毫升生乳30万个,欧盟等要求为每毫升生乳10万个,混合后原奶为每毫升生乳50万个。 有?内“大炮”之称的王丁棉毫不客气地指出,“新国标关于生乳标准的降低是一种倒退,堪称全球最差标准”、“是世界乳?之耻。” 生乳国标为什么倒退与下降?有?内权威人士指出,我国乳?行?标准被个别大企?绑架,利益集团在左右国家标准。王丁棉对媒体透露,“伊利、蒙牛参与制定了其中四五个标准,都很要命,包括生奶、常温奶、巴氏奶等。酸牛奶的标准是上海光明制定的,上海光明的酸牛奶技术超前,伊利、蒙牛做不到,就极力反对,在讨论阶段要求降下来,以迁就他们。这次新标准制定过程中,地方奶协和专家提的20条意见,仅有1条被采纳。伊利、蒙牛为什么要把标准降低呢?他们目的很清楚,标准降低了,可以收到更多的奶源。低标准的奶源全都流到常温奶,巴氏奶这边要求的奶源品质较高,你收不到,就做不了生意了,那市场就归常温奶了。这种市场竞争根本不用价格战来打你,从奶源就把你断了”。 其实,?内企?市场之争、利益之争都很正常,都是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意,以蒙牛、伊利为一阵营和以光明、三元为另一阵营在历史上就有过几次对抗。例如,草原奶和城市奶之争,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奶符合工艺流程。关键是这种竞争应该促进行?产品质量提升、行?标准提升、全行?的健康发展和进步,而不是利用自己的行?领袖地位和不正当的利益影响去降低行?标准,降低产品质量,排挤竞争对手,从而造成对消费者的损害。 标准是企?规范生产,保证产品质量的基准,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食品相关标准的修订中各项指标的要求都是不断严格,从而督促企?提高产品质量,给消费者一个安全的值得信赖的产品,也是提高行?在全球的市场竞争力。 从价值判断的角度看,在海外发达国家,一些企?不断推进行?标准、国家标准的提升,是从标准上将潜在的竞争对手阻截于市场之外,在自己获取更大利润的同时,也不断推动行?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升级。当然,消费者获得的好处是不断提升的产品和服务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