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企业国际化风险防范探析
中国企业国际化风险防范探析摘要: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与发展,面对国际市场残酷竞争、应对发达国家的碳关税、各种贸易壁垒、以及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复杂环境,以及新推出的国际ISO26000标准。认真面对和规避政治风险、文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其它风险等,认真详尽的做好充分准备,全面的提升自己并与对手较量,使企业快速发展和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国际化;风险防范;对策
一、企业国际化风险防范环境与现状
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不仅要面临自然风险,还要面临市场竞争风险、市场风险、金融风险、人才风险、技术风险等,更要面对国有化、战争、政策变动、资金移动限制等政治性风险,以及因制度差异、文化差异等带来的风险。一般环境不确定性、行业不确定性和公司不确定性。
1 技术及标准制度风险。(1)技术壁垒风险。发达国家在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2)绿色壁垒风险。一些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凭借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们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公约、法律、法规、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3)核心技术风险。当今世界市场的发展动向是,谁掌控了市场的主动权与核心技术,谁就有话语权与竞争的优势,而中国企业绝大多数不具备。
2 市场及经营风险。(1)企业跨国经营法律风险防范。2008年9月俄罗斯政府对中国商品通过民间贸易渠道进入切尔基佐沃大市场货物受到灰色清关查抄,6万华商打拼多年、血本无归,损失近50亿美元,此后,中俄民间贸易进入低潮。2009年9月俄罗斯政府清除切尔基佐沃大市场。2010年中俄双边政府双方建立正规渠道,开展民间贸易。(2)国际并购中的风险防范。行业衰退风险、金融风险、文化整合风险等,以及保持与提升原有品牌和保持原有市场的占有份额。(3)自主知识产权被侵犯风险与商标被抢注的风险。企业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等。
3 企业文化及跨国文化风险。(1)价值观念风险。TCL的企业文化整合,是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因为文化的整合涉及到对人的行为、行为规则乃至价值观的改变。尤其是跨国并购,面临的不只是企业层面的文化差异及冲突,还包括国家文化的差异及冲突。TCL并购施耐德后面临的文化冲突包括德国国家文化与中国国家文化之间、新管理团队和继任管理者之间、新管理团队内部之间,这些文化暗流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效率。(2)语言风险。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定会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因素引发的冲突是企业面临的又一风险。例如,各国语言文化背景很不相同,如曾在国内知名的“白象”牌电池出口到国际市场后,其品牌就直译为“white elephant”,这种质优价廉的电池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状况却很不理想。后经调查发现“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还有累赘物、废物的意思,可以设想这种品牌的电池又如何能吸引消费者购买呢?
4 企业实力与规模风险。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跨过公司相比,各种实力及规模都不及跨过公司的实力雄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都较差,缺少后劲和缓冲能力。
5 政治风险。政治变革。由一个国家的主权行为引起,与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政策和行业措施等国家行为有关。例如,一个国家的国有化措施,对外资的征用和没收,或者因外汇管制造成投资者利润无法汇出等风险;种族冲突,宗教和内部纷争等非自然因素造成投资者的经济损失等。
6 其他各种风险。国际社会责任风险、劳工标准风险,金融风险、合资风险,以及其它不可预见风险等。
二、企业国际化风险防范对策
企业国际化风险防范发展,将是控制核心技术、掌控世界市场的主动权、依据人才等各种优势向对方实施各种手段,将对方置于产业链的最低端,掌控全球化的产业链达到自己发展目的。要改变目前发展中所处的被动局面。
1 建立政府、社会、企业一体化的国际化风险防范体系。(1)一体化风险防范。通过企业、社会与政府共同努力,其最终将这些不确定性整合成一体化风险防范的措施,短期规避锋芒与长期防范,是企业战略的选择。(2)政府监管与指导。政府建立专门机构,为企业建立预警机制,防范国际风险。(3)行业协会监督管理。行业协会首先要发挥质量监督的作用,对国内企业的产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进行统一的质量检验,这样可以在进入国际市场时较充分的应对各种非关税壁垒,并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口碑,降低国际化经营的责任风险;此外,协会还应当加强行业管理,规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