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大省现代农业建设问题探究
农业大省现代农业建设问题探究摘 要: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虽在基础条件、产业化、机械化、组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基础不牢固、经营规模小、组织化产业化集约化程度低、农业人口比重过大且素质较低等问题。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加强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转移、完善服务体系等是推进河南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农业大省;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化;组织化
作者简介:张振江(1967-),男,河南宝丰人,经济学硕士,平顶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 1;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4-0114-04 收稿日期:2009-05-16
一、河南省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
1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改善。在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从2000年至2007年,全省常用耕地总量由6875.3千公顷增加到7201.3千公顷,增长了4.7%,达到197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农用机械总动力8718.7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4955.84千公顷、旱涝保收田面积3962千公顷、化肥使用量569.68万吨、农村用电量223.43亿千瓦时、农药施用量11.8万吨、农膜使用量12.66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50.8%、4.9%、7.3%、35.4%、68.6%、23.6%、37.8%(河南省统计局,2008);近一半的村通自来水,所有的行政村和大部分自然村通了汽车和电话。
2 农业主要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经过几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河南省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农用机械数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2000年到2007年,河南省农用机械总动力、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运输车辆等主要农业机械数量分别增长了50.8%、125.7%、246.5%、63.0%;2007年,全省机耕面积6058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4.4%)、机播面积6564千公顷(占播种面积的46,6%)、机收面积5419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8.5%),分别较2000年增长8%、41.2%、27.5%(河南省统计局,2008)。
3 农业生产集约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继续加强。在耕地数量多年来基本稳定不变的情况下,农用机械总动力和有效灌溉面积以及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农村用电量、农用柴油等农用物资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粮食总产量自1998年首次超过400亿公斤之后,连续多年稳中有升,2004年~2008年连续5年实现丰产,2005年、2006年、2007年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458.2亿公斤、511.2亿公斤、524.5亿公斤(河南省统计局,2008),粮食保障能力增强。
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产、公司+农场等多种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得到快速发展。这些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把比较大的集团公司、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服务组织和分散的农户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水平,也使得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大大加强。
4 农民从业结构继续优化,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增加。从2000年到2007年,在乡村全部就业人员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从3559万下降到2910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从75.5%下降到60.4%;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从1153万增加到1905万,增长了65.2%,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也由24.5%上升到39.6%(河南省统计局,2008)。
5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2元,同比实际增长18.1%,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农民收入构成呈现新的特点,农产品生产等家庭经营性收入虽仍是主要来源,但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转移性收入稳定增加;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50%下降到2007年的38%(河南省统计局,2008),表明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其消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二、河南省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现代农业基础仍不牢固。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异常突出,农田水利化、化学化等也处于较低水平。2007年全省耕地面积792.61万公顷,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仅0.12公顷,只相当于美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的1/239(2004年美国人均28.7公顷)、英国、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的1/67(2004年人均6~10公顷)。同时,耕地质量的退化、严重的水土流失、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等所引起的土地资源浪费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河南省人多地少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