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成县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县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成县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蔬菜在成县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规模较大,经济效益显著,在全县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富民强县的重要特色产业之一。因此,切实抓好成县蔬菜产业开发,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培植新的地方财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县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整体开发水平,把蔬菜产业做优做大做强,加快蔬菜产业化进程,我们通过对全县近几年蔬菜生产现状、问题的调查分析思考,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蔬菜产业开发的基本思路、对策及措施。 1蔬菜产业开发现状 1.1开发成效 近年来,成县以“大蒜”为主的蔬菜产业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生产区域不断扩大。蔬菜生产的重点乡(镇)已由原来的城关、抛沙、店村、红川、小川、索池等6乡(镇)24村增加到10乡(镇)百村,全县集镇所在地都已有商品蔬菜生产,特别是大蒜生产已由川坝河谷地发展到浅山丘陵区。二是面积、产量和产值同步增长。2009年全县蔬菜面积达到7 200 hm2,总产量达到10.625万t,商品量达到7.65万t,总产值达到17 326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83.8 %、63.3 %、64.5 %、162 %。三是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外销优势品种不断出现。目前全县种植的蔬菜已达到28个大类240多个品种,紫甘蓝、木耳菜、空心菜、西兰花、美人菜、塌菜、油麦菜、生菜、佛手瓜、丝瓜、苦瓜、菜薹、彩椒、瓠瓜等名、优、特、新蔬菜已在成县示范种植,打破了过去单一种植大路蔬菜的格局。外销优势品种有绿色大蒜,地膜早熟洋芋、拱棚早春水萝卜、莴笋、甘蓝、大白菜、菠菜等。四是设施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棚室蔬菜栽培面积达到807 hm2,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到4733 hm2,比2000年分别增加266 %、163 %,由于栽培设施的不断改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打破了蔬菜生产的季节性限制,绝大多数蔬菜产品由过去的季节性栽培变成一年四季都能生产,商品蔬菜周年生产、常年供应的格局初步形成。五是蔬菜多元立体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效益不断提高。2009年蔬菜多元立体种植面积达到4 045 hm2,一年“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的大中小拱棚蔬菜667 m2产值达到7 000~11 000元。一年“两种两收”、“三种三收”的地膜蔬菜667 m2产值达3 800~6 500元,立体种植面积和667 m2产值比2000年增加近一倍。六是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起步良好,初具规模。2005年店村大蒜顺利通过绿色产品认证;索池大川、店村大寨、抛沙乐楼无公害大白菜、大蒜、甘蓝生产基地顺利通过产地认定。 1.2存在问题 近年来,成县蔬菜产业开发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与蔬菜生产发达地区的水平、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和富民强县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蔬菜缺乏拳头产品、效益不稳定。全县蔬菜产品中真正形成规模起支撑作用的是大蒜,不但没有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对外仍然缺乏竞争优势,开发层次低,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效益不稳定。而且,大蒜品种退化严重,品种结构单一。二是科技含量不高。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应用覆盖面小,电热温床育苗、滴灌、渗灌、反光膜、遮阳网、防虫网使用仍处于试验示范阶段,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仍占有一定的比例。三是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产后环节薄弱。在蔬菜产业开发上还没有一家上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企业,销售环节仍然处于少数大户自贩自运自销的初级水平,形成不了产业链条,缺乏对产业的拉动力。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设施差,服务功能不强。表现在:(一)蔬菜主产区民间服务实体和专业研究会较少,没有很好地开展活动,村社级还处于服务体系的断层,致使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不到位,生产盲目性大;(二)蔬菜销售市场规模小,设施差,管理不规范,蔬菜产品外销渠道不畅。 2蔬菜产业开发思路 成县蔬菜产业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增加投入为基础,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建设大蒜为主的8 000 hm2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为目标,大力推广以大棚为主的保护地设施栽培和多元立体高效种植模式,积极引进名、优、特、新蔬菜品种,推广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技术,强化蔬菜安全监测管理体系,加强运销队伍建设,扩建蔬菜销售市场,大办蔬菜加工、贮藏企业,加快蔬菜产业化开发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3蔬菜产业开发对策及措施 3.1加大投入力度,提升蔬菜产业开发的档次 今后县上应加大对蔬菜产业开发的投入力度,为蔬菜产业开发提供可靠的保障。一是充分利用扶贫、水利、农业项目建设资金,加快蔬菜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基本条件,完善水利配套设施,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积极引导群众,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和对产地的保护意识,配置先进设备,更新栽培手段,提高生产技术和效率。 3.2加快新品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