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转换层大体积梁结构施工技术
探究转换层大体积梁结构施工技术摘要:本文根据工程实践,介绍了转换层转换层结构形式及特点、转换大梁的支撑系统、转换梁支撑系统设计、二次支柱楼层混凝土拆模强度等主要施工技术。
关键词: 结构转换层支撑系统二次支柱
1 转换层结构形式及特点
1.1 转换层结构形式
多层商住楼底部3层裙房作为商场、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顶部塔楼布置为住宅。从结构布置的特点以满足建筑功能上看,上部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以较多的墙体来满足住宅的要求;下部公共部分则希望有尽可能大的自由灵活空间――柱网要大,墙体要尽量少。此要求与结构的合理、自然布置趋势正好相反。从结构受力特点看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小,而正常布置时应当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 而到了上部则渐渐减少墙、柱并扩大轴线间距。
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之间因此产生了矛盾。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结构必须以与常规方式相反的设计进行布置: 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 上部采用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则采用刚度小的框架柱。为了实现这种结构的布置, 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该工程就是在三、四层之间高出裙房屋面处设置了结构转换层,该转换层为梁式转换层结构形式。
2.2 转换层的特点
转换层大梁的最大截面为1200mm×2500mm,板厚为250mm,裙房屋面板厚为150mm,为了确保上部荷载通过转换层的梁板柱能安全有效地传递至基础承台, 设计上采取了在梁柱部位设置加强翼缘的办法以确保大梁的稳定性。
由于转换层梁截面大,钢筋密集,致使该层结构自重大,施工荷载亦远远超出支承层楼板的承载极限;同时,由于转换梁钢筋排列密集,柱顶梁柱锚固筋的弯锚,以及加强翼缘钢筋的穿插等,使得在转换层梁板施工中,必须精细计算支撑体系,以确保整个结构的安全可靠,同时也应当合理的安排好钢筋的绑扎顺序等等。为此,必须作出周密的考虑,制定具体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 转换大梁的支撑系统
转换梁截面大,施工荷载达80kN/m2,而支撑楼面设计荷载仅为6kN/m2,因此,按常规的排架及支模方法将无法满足该结构大梁的施工。
3.1 转换梁支撑系统设计的思路
经过多种支撑系统技术方案的比较,本工程转换层大梁施工采用“二次支柱, 两次浇筑”法进行。
所谓二次支柱,就是在每层楼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能支持自身重量时即行拆模, 使其产生自然挠度,承受了自身重量后,立即在原支柱位置设置二次支柱,以传递其后上层楼板的施工荷载。
在二次支柱法施工中,转换层下的楼层混凝土自重由已形成的框架结构承受, 所以传至支柱上的荷载就减少了很多,只承受转换层部分施工荷载。
如果采用原封不动地保留楼层梁、板支撑的传统支模方法(即一次支柱)施工, 从荷载传递上可得出底层支柱所受荷载特别大,不但包括转换层的施工荷载,还包括已浇筑的二、三层楼层的荷载,从而使底层支柱超载,以至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或为了安全,也可在底层加密支柱,增加支柱的投入量。
所谓两次浇筑就是为了减少支撑楼层的层数,减少支撑数量,因此必须适当调整转换层的施工荷载,将2.5m高的转换大梁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浇筑混凝土至梁高1.5m 处,从而使施工荷载减至5.12kN/m2,减少了36%。转换层施工荷载的减轻使得支撑立柱的投入量也随之减少,同时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得到提高。第一次浇筑之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时,利用第一次浇筑形成的梁(1200mm×1500mm)及框架柱以及转换大梁的支撑系统,共同支承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和施工荷载。
为确保楼面支撑的整体稳定性、强度和刚度, 必须采用合理的传力体系,将转换层的荷载安全有效地传至基础承台,这就要充分利用已施工好的二、三层梁柱来分担部分荷载。具体作法是, 首先将二、三层梁板的模板支撑拆除,让梁板开始工作承受自重,然后在原支柱位置设置二次支柱加强梁板,使梁板不致在巨大的荷载作用下变形。传力体系为:转换梁板→三层柱及部分梁板→二层梁板柱→一层柱→ 基础承台。
3.2 二次支柱楼层混凝土拆模强度
二次支柱要求在每层混凝土达到能支持自身重量时即行拆模,这个拆模强度如何确定,这是施工中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我们确定了当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25MPa即拆除模板,此强度约为设计强度C40的63%,在平均温度25℃时约需要6天。
上述拆模强度低于施工规范GB50204―92的拆模强度要求,故必须经过计算、复核结构在自重荷载下的强度。
计算表明:受弯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对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影响是有限的。构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3%(25MPa)时,构件的设计承载力也仅下降了6%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经济增长进出口弹性分析.doc
-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问题探析.doc
- 我国经济学教育改革探究.doc
-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及农村劳动力转移.doc
- 我国经济建设中内外需关系问题.doc
- 我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目标模式探析.doc
-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战略探究.doc
- 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策略选择.doc
- 我国经济次发达地区财产保险业发展及突破.doc
- 我国经济适用房顽疾及对策分析.doc
-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模拟检测数学试题卷(六)+答案解析.pdf
-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统练4数学试题+答案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下)第14次限时训练数学试卷+答案解析.pdf
-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等三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七)(3月)数学试题+答案解析.pdf
-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2次统练数学试题+答案解析.pdf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数学试题+答案解析.pdf
- 天津市南开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一)数学试题+答案解析.pdf
- 政府单位云计算解决方案建议书.pdf
- 天津市第四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统练二数学试题+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