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突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措施
突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措施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2004年在我国134.6万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总数的99.88%,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在过去十年中,70%以上的工业新增产值和75%的城镇就业机会均由中小企业创造。同时,中小企业还具有重要的产业配套功能。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市场难以解决的资金短缺问题,据原国家经贸委统计,约有80%的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资金短缺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与中小企业在整个工业生产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相比,其所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例是相当低的,始终在5%上下徘徊,远远满足不了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鉴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前途和发展潜力,而融资难问题又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政策措施,以全面推动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透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深层次原因
1、中小企业自身因素使金融机构面临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由于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对外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并且经营历史短,信誉积累不足,也缺乏品牌及信用历史所能发挥的间接传递信号的作用,因此,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严重,从而构成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
因为信息不对称,资金使用者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在事先谈判或事后使用过程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使其承担过多的风险,即逆向选择(Adr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Akerlof(1970)建立了一个“柠檬市场”(即次品货市场)模型来分析不对称信息下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对市场的破坏。在他的模型中,有一个二手车市场,对于车的质量,买者与卖者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这样,买者只能以二手车的平均质量出价,但这一出价只有那些质量低于平均水平的车主肯于接受,高于平均质量的车主率先退出市场,这一逆向选择进一步使市场内剩余车辆的平均质量下降,从而买主进一步降低报价,如此循环往复。这一过程的结局在线性报价和买卖双方价值函数相同的假设下最后只能导致二手车市场彻底消失。如果双方的价值函数不一致,比如,一方资金十分短缺,资金利润率很高,如快速成长中的企业,另一方资金十分充裕并满足于稳定的收益,例如银行,市场交易仍会发生,但交易规模受到限制,相当的资源将会用于发展对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安排。同样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契约签订之后,会出现道德风险,即融资者在不对称信息的掩护下,从事偏离投资者利益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活动。信用不对称的程度越高,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就越大。比如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如果是多次交易,当事人还会理性的考虑未来受益和当期受益之间的替代,从而担心当期的欺骗带来对未来的损害而采取合作的态度,讲信用是最优的选择;可如果是一次性交易,其中就极有可能存在欺骗的激励,因为欺骗可以获利而不必担心将来会受到惩罚。在银行的交易品中价格最高的是钱,银行贷款时拿给中小企业的是现金,而回馈的只是一纸到期还款付息的承诺,价值的差别巨大。因此容易出现有些人或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铤而走险,进行有利于个人或企业的非法活动。银行难以了解到企业的全面信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凸现,其贷款意愿也相应下降。
2、 国有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和信贷歧视依然存在
信贷配给问题指在所有贷款人申请中,只有一部分人得到贷款,另一部分人被拒绝
或一个给定申请人的贷款只能部分地被满足(Keetsy 1979 )。在信贷市场上,当银行不能观察借款人的投资行为而引起贷款风险时,提高利率以补偿风险反而会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逆向选择行为)但并不能使高风险的借款人减少借款。更坏的情况是,高利率会诱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投资项目(道德风险行为),从而使得银行放款的平均风险上升,结果,银行宁愿选择在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要求。这样,很多企业即使以支付高利息为条件也难以避免被淘汰出局。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差,其破产率远远高于国有大型企业。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有近30%的中小企业在两年内消失,60%在4-5年内消失。这样规模小、失败率高的群体,无疑使银行给中小企业融资时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同时,中小企业对贷款的要求具有“时间急,频率高,额度小”的特点,使得管理成本过高,据统计,国内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中型企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