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08章矿物质
硒过量 硒摄入过多可致中毒,湖北恩施县的地方性硒中毒,与当地水土中硒含量过高,致粮食、蔬菜、水果中含硒高有关。 主要表现为头发变干,变脆,易断裂及脱落。乏力、易激动、肢端麻木、抽搐,甚至偏瘫,严重时可致死亡。 * 硒来源与需要量 主要存在于粮食和蔬菜中。食物的硒含量与地壳、水土中硒含量有关,贫硒区的粮食和蔬菜缺硒是导致人体缺硒的地方性疾病发病的首因。 硒的需要量极微,正常人每日需要量30--50微克。 * 富含硒的食物 动物肝脏、肾脏、海产品、小麦胚芽、洋葱、西红柿、大蒜、海带、乳制品及全谷类都含较高的硒。 我国发现的克山病流行区往往是由于当地土壤和水中的含硒量比非流行区低的缘故 * 硒的食物来源 内脏和海产品 40~150 ug/100g 肌肉 10~ 40 ug/100g 谷物 10~ 80 ug/100g 奶制品 10~ 30 ug/100g 水果蔬菜 10 ug/100g * * 10.氟的生理功用 成年人体内含氟量约2.6克,遍布全身各组织,以骨骼、牙齿中的含氟量最高: 氟是骨骼和牙齿的组成成分,适量氟能在牙釉质中形成坚硬的氟磷灰石保护层,防止龋齿。适量氟有利于磷、钙的利用. 氟缺乏可诱发龋牙,氟过多可使牙釉质出现不透明或黄色斑点——斑釉症。 * 人体氟来源和需要量 人体的氟主要来源于饮用水,自来水的含氟量一般为1*10-6(即每克水含1微克氟)。成年人氟的日需要量0.5—1.5毫克,即每日饮水(自来水开水)以及食物水1.5--2升,即可满足机体需要。氟供给量过大会引起慢性中毒。 * 11.锰、钴、铬等元素的生理功能 锰 锰是多种酶的激活剂,能保护骨骼正常发育,是维持正常生殖的必要元素。但人类尚未发现典型的缺乏病例。 * 钴 钴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参与一碳基团代谢和促进红细胞发育、成熟。 * 铬 铬是耐葡萄糖因子的组分,耐葡萄糖因子具有潜在的胰岛素功能。铬是胰岛素的激活剂,严重缺铬时,胰岛素活性下降,可产生空腹高血糖、糖尿等症状。此外,核酸和核蛋白中也含有铬,但生物学意义尚不清楚。 老年人缺铬易患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 钼、镍、钒、硅、锡等微量元素 是人类健康所必需的,适量供给对人体有利。微量元素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近年对有机锗的研究表明,锗具有抗癌活性。然而,就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而言,它们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有一个最合适的需要量范围。低于这个范围,可产生缺乏症状;高于这个范围,又可能出现中毒反应。确定每一种微量元素的最适需要范围,是营养学中微量元素与健康的一个重要课题。 *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 * 矿物质过多与不足 矿物质营养素 過多造成毒性/ 病症 不足之病症 鈣 軟骨組織鈣化 1. 軟骨症 2. 骨質疏鬆症 3. 骨骼與牙齒發育不良 铁 鐵質沈著症 沈積於腎臟或肝臟 1. 貧血 鈉 1. 高血壓 2. 水腫 3. 腎病變 1.食慾減退 2.肌肉抽筋 3. 疲倦 鉀 1.心跳不正常 2. 呼吸困難 四肢癱瘓 3.(腎臟又無法排出) 1.心律不整、心博加快 2.肌肉鬆弛無 3.四肢癱瘓 鋅 1. 味覺減退 2. 伤口不易癒合 碘 1.甲狀腺肿大 2.嬰兒呆小症 鎂 1.手腳顫抖 2.神經過敏 * 思考题 必须课内完成 1. 无机盐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 2. 幼儿、儿童常见的无机元素缺乏病有哪些?怎么预防? 3. 内陆地区容易引起地区性甲状腺肿大,为什么?我国采取了什么预防措施? 4. 人类必需微量元素的供给应掌握什么原则? * 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头晕,记忆力减退; 患儿易于烦燥、呆滞,对周围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成人冷漠呆板; 面色、口唇粘膜和眼结膜苍白,心慌气短,头晕眼花; 怕冷;胃部胀闷、恶心、便秘或腹泻; 指甲和/或趾甲失去光泽、变薄、脆、扁平或呈舟状; 有的产生异食癖,如吃泥土、纸等; 严重者心脏会扩大,可听到收缩期杂音,肝脾肿大,间有视觉障碍,甚至导致死亡。 铁缺乏不仅引起缺铁性贫血,同时会影响人体免疫功能,而且还会影响儿童智力的正常发育 * 全国第四次营养调查(2002年) 缺铁平均15.2% 城市人口:男性10.6%,女性17.0% 农村人口:男性12.9%,女性18.8% 患病率较高人群: 2岁以内婴幼儿24.2% 60岁以上老人21.5% 育龄妇女20.6% * 铁的吸收问题 一般说来,成人膳食中铁的摄入量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