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7卷第4期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Vol_37No.4
2008年 5月 J0URNALOFGUIZH0UUNIVERSITY 0FTECHN0L0GY Mav.2008
(NaturalScienceEdition1
i文章编号:1009—0193(2008)04—0147—04
黔东南岜沙苗族村寨的A然村寨景观构造
刘建浩
(1.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上海200092;2.贵州大学土建学院,贵州 贵阳550003)’
摘 要:根据对贵州岜沙苗族村的田野考察,从生态适应的角度剖析 了岜沙的自然村寨景观构
成,结果表明岜沙村具有显著的自然村寨景观特征以及相应的遗产保护价值。针对 目前旅游
业对村寨景观的改变和冲击现状指出:保护原生态的地域文化需要尊重村寨合理的演变,岜沙
人的发展,应是依靠 自身的内在发展,而不是一种被迫的社会改变。
关键词 :自然村寨 ;景观;遗产保护;岜沙
中图分类号:TU一87 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文明的触角几乎已经深入到了世界
的每一个角落。世界经济一体化正在形成,它促进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另一个
问题: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吞噬,世界文化有趋同的倾向。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自然村
寨由于交通等因素滞后发展,缺少与外界的信息联系,形成封闭发展现象,与周边地区比较,显现出聚落形
态、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及文化信仰等方面的时代差异性,而正是差异的显著性促成了村寨景观的珍贵,
并全方位地引起了现代人的审美注意,源 自外界关注式的交流原动力不可避免地刺激着村寨的变化与发展。
如何让自然村寨的景观永远保持其自然魅力?如何让自然村寨在变化中保持其淳朴的村寨特性,让村民在
摆脱贫困的同时依然驻守住属于他们的村寨文化的家园?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作者选择了位于贵州东南部
的一个 自然村寨——岜沙村,进行了景观保护角度的田野调查。
1 岜沙的自然村寨景观构成
1.1 村寨概况
岜沙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城西7.5km,海拔550Ill,全村422户2151人,由老寨、王家寨、宰戈新
寨、大榕坡新寨和宰庄 5个 自然寨组成,是一个以树为神的原生文化村落,有一个专门举行庆典集会活动的
寨头林。世居于斯的苗族同胞,自称为蚩尤的后裔,至今仍然保持着一、两千年前的原始神秘习俗。其建寨
时间虽无从考证,但根据村民的描述,该村寨至少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该村落的
景观受到了当地旅游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被誉为苗族传统文化的 “活化石”,2002年被列为贵州省
十个重点民族村之一。
1.2 村寨布局与周围大环境
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地形高差变化复杂,岜沙村寨的5个 自然寨呈现分散的星状布局,周围群山连绵,寨
子就镶嵌在大山之间,所处的地形俗称 “坡上”,地形作为首要因素决定了村寨的布局和空间走向。群山簇
拥中的苗寨与周围环境呈现和谐 自然的生态关系。周围山体植被 良好,林相稳定 (图1).
1.3 村寨空间形态与建筑特色
从村寨空间形态看,岜沙集中了山地村寨的典型景观,自然寨的建筑呈现干栏式建筑样式的特点,建筑
主体部分则充分利用地形,可以看见极富特色的苗家吊脚楼 (图3).
村寨中除了大量的居住建筑以外,还有禾仓建筑和禾晾建筑,穿插于村寨空间中,并根据地形起伏灵活
布局,形成了变化各异的问形态(图2).禾晾是当地人秋季用来晾干禾谷的高木架,一般都立于寨门口,架于
收稿 日期 :2008—03一l3
作者简介:刘建浩 (1972一),男,江苏盐城人,蚓济大学景观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
148 贵 州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2008年
图1 岜沙村寨远景 图2 王家寨近景
人寨小径上空,禾晾的多寡还被视为衡量寨子贫富的标志物(图4).
图3 苗家吊脚楼细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