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内贸易值
台灣產業競爭力之分析 班 級:四金三1 指導老師 :葉玟琪 學 生:陳易蓮 陳藝菁 林佳樺 李玟瑾 第二章 台灣對外貿易現況與趨勢 第一節 台灣對外貿易的特色演變與GDP的關係 第二節 台灣對外貿易沿革 第三節 台灣對外貿易趨勢 第四節 台灣各產業貿易結構分析 第一節 台灣對外貿易的特色演變與GDP的關係 全球經濟 全球經濟同時面臨金融危機及原物料價格飆漲的衝擊,而陷入高膨、低成長的『停滯膨脹』窘境。 2006年7月爆發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不僅衝擊美國經濟與金融市場,且殃及歐洲、亞洲各國。 國際原油油價持續飆漲,更加深問題的嚴重性。 亞洲經濟 台灣與大陸經濟關係極為密切,亞洲經濟動向對台灣的影響深遠,亞洲國家依賴出口來帶動經濟成長。 因為台灣對美歐出口比重大幅降低,目前經濟成長率仍高過物價上漲率。 台灣經濟 中國大陸包含香港佔了台灣出口市場高達40%,政府在兩岸經貿政策上持續進行鬆綁,以維持兩岸經貿關係的穩定發展,從而才能抵銷對歐美出口的萎縮。 近來台灣受到次貸危機及國際油價高漲的衝擊,經濟變數大幅升高。 大陸經濟 從大陸調嚴控通膨,轉為強盜優先維持『平穩較快』的經濟成長,並維持抑制通膨力道。 最近大陸放寬對中小企業融資、紡織品、成衣出口退稅重新上調等措施,均有助於緩和外在經濟情勢的逆轉。 經濟成長、所得與消費 第二節 台灣對外貿易沿革 第三節 台灣對外貿易趨勢 國際競爭力評比 台灣進口貿易 台灣出口貿易 出口貿易結構 單位:百萬美元;% 註:97年的數據是1~5月;90年~96年的數據是1~12月資料來源:財政部進出口統計月報(航空版) 第三章 台灣各產業對外貿易競爭力分析與探討 第一節 產業貿易競爭力理論學說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貿易競爭力的指標 第四節 影響貿易競爭力指標 第五節 各產業競爭力比較分析 第一節 產業貿易競爭力理論學說 (1)“鑽石模型”理論 波特(Michael Porter)認為產業競爭力是由生產要素稟賦;產業需求;相關與支持性產業;企業策略、企業結構和競爭者四個主要因素,以及政府行為、機會兩個輔助因素共同形成的。 Porter的鑽石理論架構圖 (2)比較優勢原理與競爭力原理之比較 (一)高長、蔡依帆(第十二卷 第三期 95年12月),「兩岸雙邊貿易、投資與產業分工發展趨勢」 兩岸經貿交流發展趨勢、兩愛產業分工和經濟融合之特徵,以及其對台灣產業發展之意涵。研究結果發現,兩岸雙邊貿易與台商投資大陸既有替代,亦呈現相輔關係,產業內貿易不斷擴大。 台商在大陸投資經營策略因應環境變遷而做調整,對兩岸產業分工格局及經濟融合造成影響,勢不可擋,台灣應積極面對全球化潮流,參予國際分工,並善積利用大陸資源與市場腹地,以壯大經濟實力。 (二)龔明鑫(135?民92.03??頁7-11),「提昇台灣產業競爭力之挑戰與對策」 產品生命週期的縮減與產業的集中將使廠商必須更關心產品的發展趨勢、其他競爭者的堀起以及創新技術或其他延長產品生命週期的策略,而產業集中將提高台灣整體經濟面臨劇烈波動的風險。 全世界低技術工人及勞力密集產品供給過剩的情勢在要素價格均等化的作用之下將造成各國低技術工人的報酬下降所得分配惡化所衍生的問題。 台灣比先進國家更直接面臨開發中國家的競爭威脅,因此在比較優勢改變、政策空間相對有限,及產業外移帶動供應鏈外移的效果之下,台灣面臨了被開發中國家掏空產業的風險。 第三節 貿易競爭力的指標 貿易競爭力指標 有以下幾種公式可以計算貿易競爭力: (一) 出口市場占有率(Export Market Share;EMS) (二) 固定市場占有率分析模式(Constant Market Share;CMS) (三) 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 (四) 產業內貿易值(Intra Industry Trade;IIT) (五) 貿易專業化指數(Trade Specialization Index;TSI) 第四節 影響貿易競爭力指標 1.開放程度 2.政府職能 3.企業管理 4.基礎建設 5.法規制度 6.金融 7.勞動 8.技術 肉類:中國有利,台灣有利 皮革製品:中國有利,台灣有利 窯業製品:中國有利,台灣不利 纖維紡織:中國有利,台灣有利 靴傘:中國有利,台灣有利 野菜蔬果:中國不利,台灣不利 食品飲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