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下为黄钟在台大BBS 站地球科学看板所post 的文章,分享给大家看看 这
以下為黃鐘在台大BBS 站地球科學看板所post 的文章,分享給大家看看。
這次地震發生在中央山脈南段,二十公里深的地震其實已經跟上覆的地層沒
有甚麼直接的關聯了,我個人認為這個地震不會有太明顯的地表破裂(甚至沒
有) ,因為從郭隆晨老師提供的即時同震GPS 變形向量裡面可以發現六龜附近只
有抬升 17mm ,西北移一公分左右,這種位移量是不可能在破碎的板岩帶裡面造
成明顯的地表破裂的,板岩自己內部就會把所有的位移給吃光了。當然啦,現在
初步有的GPS 的站比較少,到時候資料多了,把中央山脈裡面的站拿來比說不
定可以看到這個區域的整個的位移分布狀況也不一定。
這次地震區一帶的斷層主要分兩段,一條是潮州斷層,另外一條是土壟灣斷
層。潮州基本上是南北跑,土壟灣是東北西南向。土壟灣斷層基本上是順著荖濃
溪跑,向東南傾,上盤是中新世的樟山層(往南就改稱廬山層,跟太麻里的是同
一套東西) ,下盤則是未變質的中新世長枝坑層。樟山層又可以分成上部跟下部,
上部年代是晚中新世,以硬頁岩為主,鉛筆狀構造節理發達,在高中到寶來一帶
還夾有幾百公尺寬的枕狀熔岩帶。樟山層下部是早中新世的地層,板岩劈理發
達,敲起來有鏗鏗聲。六龜到梅山口一帶的上下部樟山層界線是東北西南走向,
從荖濃溪的左岸向東走,先是碰到樟山層上部,然後才是碰到樟山層的下部,在
六龜附近的上部下部交界沒有明顯的大斷層,所以代表這邊的樟山層應該是西
傾。這區的地調所地質圖是甲仙圖幅,宋國城畫的,他在圖內的樟山層上部畫了
幾個向西伸向的掩臥摺皺,所以我們把這些證據解釋為樟山層在六龜到梅山口這
一帶是以大型背斜的構造型態為主。除了地層之外,樟山層本身的劈理位態也暗
示這邊有個大型的背斜構造存在。樟山層在梅山口(荖濃溪的北邊)的劈理位態是
北偏東向東南傾,往南邊到了寶來變成了北西30 西傾,再往南邊到荖濃就變成
了南北向西傾,南邊一點點到藤枝林道上,劈理位態轉為北西60 向南傾,再南
邊一點到了茂林所有的劈裡都變成東西走向南傾,最後到了三地門,所有的劈理
位態又變成了北偏東向東南傾。基本上這一帶的劈理位態呈現一個扇狀排列,感
覺很像是伴隨褶皺會出現的構造,所以我把所有在野外量到的劈理放到赤屏投影
上做個π圖來看,放上去之後大驚,因為所有的位態就像是摺皺上的地層分布一
樣漂亮,軟體找出的褶皺軸方位角大約是兩百度,傾角是30 。後來我把所有的
劈理投影到一個走向為 110 的剖面上去看這些劈理的視傾角,又大驚,因為劈理
的傾角顯示荖濃溪的東岸真的有個背斜,所以代表這個區域的樟山層一定是受到
甚麼構造的影響所以才會在這邊生一個背斜出來,我個人覺得可能是深部有一個
斷坡所以造成樟山層在這邊碰到斷坡之後爬了起來形成背斜。現在問題來了,如
果真有一個斷坡的話,那麼應該是東北西南走向向東南傾,這跟這次地震看起來
沒啥關係不是嗎?恩對,所以接下來要講後來的故事。我們野外除了量劈理位態
之外,也量了斷層擦痕。有些斷層沒有擦痕,有些斷層沒有辦法判定上下盤的位
移方向,經過整理之後我們有364 條斷層可以拿來跑分析,看看這邊的古應力方
向是怎樣。跑出來的結果相當有趣,120 條斷層指出這邊的主要應力方向大約是
280 度,66 條斷層指出這邊的古應力方向大約是320 度,有趣的原因是320 度剛
好跟現在的板塊位移方向315 度差不多,280 度也跟兩百度的褶皺軸方向差不多
垂直,還記得這邊的區域劈理位態(應該說整個南橫、中橫跟太麻里)大概是東北
走向向東南傾吧,這個劈理反應了當時的區域應力方向,也就是主要應力從東南
邊來,力的方向跟現在的315 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故事應該是這樣的:在樟山
層開始變質的時候,應力的方向大約是向西北,同時斷層也記錄了這一期的活
動。後來造山進入了中期,樟山層開始跟一個北偏東20 度向東南傾的斷坡開始
接觸,所以地層開始變形,產生褶皺,樟山層裡面的劈理也跟著一起旋轉,變成
了現在我們觀察到的扇形劈理分布,當然在此同時也有斷層的活動,所以我們才
可以看到280 方向的古應力方向。舖梗舖了這麼久,就是要帶入下一個造山階
段,也就是跟這次斷層活動有關的事情,我們叫他西南逃脫事件。
GPS 測量首先發現這個現象,如果我們把中央山脈中間的測站當成固定點
(一般大家習慣把澎湖當成固定點)的話,可以看到荖濃溪沿線的測站相對於中央
山脈中間的測站是向西南方位移。這個現象其實不是甚麼大新聞,不過當我們去
野外量完斷層回來統計之後就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整個野外區域的可以辦別位
移方向的364 條斷層之中,橫移斷層佔了所有斷層的53% ,而且這些橫移斷層裡
面有將近5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文》第十三-名著《经典常谈》思维导图+导语阐述+原文批注+阅读导引+阅读训练.docx VIP
- 工程监理服务项目投标技术文件15针对本工程的合理化建议.docx VIP
- 基于大宗商品交易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研究——以供通云 为例.pdf
- 高级育婴员考试模拟题(含答案).docx VIP
- 04 DeepSeek横空出世科技创新、智能向善热点主题作文导写例文-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作文(全国通用).docx
- 消防监控的述职报告.docx VIP
- 2024年保育员(高级)操作证考试题库附答案.pdf VIP
- 大宗商品交易模式.docx
- 2025年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摆与整改案例参考.docx VIP
- 更换空调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