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必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84例.pdfVIP

热必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84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 l1月第31卷第6期 陕 西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 墨 :兰 o.6 JournalofShaanxi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31· 热必清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84例 韩 玲 杨娟利 (1.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 成阳712083;2.陕西中医学院2OO6级研究生,陕西 成阳712046)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热必清颗粒对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治疗组84例用 中药热必清颗粒口服。对照组80例采用口服病毒唑和尼美舒利,均3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05%, 对照组总有效率5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完全退热时间也有显著性差 异(PO.05)。结论 中药热必清颗粒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扁桃体肿大等症状改善疗效显著。 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热必清颗粒;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68X(2008)06—0o31~0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tbJL时期最常见的疾病, 例,年龄6一l4岁,平均年龄7.5岁;发热37.5— 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病原学证实90%以上 38.9oC者62例,39℃以上者 18例,扁桃体肿大 为病毒感染,其临床表现中发热是常见及首发症 I。~Ⅱ。7例,Ⅲ。2例,咽部疱疹溃疡5例。两组 状 J。现收集我院门诊2007年 l1月至2008年8 性别、年龄、病情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 月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4例,采用中 可比性 。 药热必清颗粒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2 病例选取标准 ] 1 临床资料 1.2.1 病例符合标准 有鼻塞、喷嚏、流涕、咽痛、 1.1 一般资料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 咽部疱疹溃疡、扁桃体肿大,均有发热,病程 组84例,男53例,女3l例,年龄5~14岁,平均年 48h,咽部充血,血常规检测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 龄7岁;发热37.5℃ ~38.9℃者65例,39℃以 降低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各年龄段正常范围内, 上者 19例,扁桃体肿大 I。一lI。9例,Ⅲ。3例,咽 胸片检查肺部无阳性表现。 部疱疹溃疡 5例。对照组 80例,男49例,女31 1.2.2 症状和体征的分级评分标准 参照 《中药 原因有三:其一是由于小儿系 “稚阴稚阳之体”,有 消化功能下降,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易反复受病毒、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而 “脾常不足”尤为显 细菌感染而生病 J,并且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也大。 著,/J~JL脾脏薄弱,易为饮食、生冷、积热所伤引起 而应用参苓 白术散治疗则具有标本兼治,不产生耐 肺病,亦可久病至脾 胃气虚复感外邪引发肺病。其 药性,不易反复,疗效持久,毒副作用小且价格便宜 二是脾与肺为土金相生母子关系,肺的生理功能必 的优点,临床值得应用。 须依赖脾的功能正常,在病理上必然会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如脾胃气虚影响肺气虚而不能行使其宣发肃降功 [1]吕玉霞,杜艳珍 ,董彩凤.小儿肺炎中医证侯分布特点 能,发为咳嗽气喘。或脾失健运,则湿凝生痰于肺, 及证型演变特点的临床研 究[J].中医儿科杂志,2008, 故有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之说。可谓 4(3):22. [2]欧秀梅.止咳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咳嗽40例[J].中医 母病及子。其三是子病及母,即肺病H久必然会影 儿科杂志,2008,4(3):55. 响脾 胃功能失调,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外邪而反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