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关于GB18030汉字编码标准集
关于GB18030汉字编码标准集
2001/07/26? 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林宁
国家标准GB18030-200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是我国继GB2312-1980和GB13000-1993之后最重要的汉字编码标准,是未来我国计算机系统必须遵循的基础性标准之一。为保证该标准顺利贯彻执行,国家质监总局将在9月1日起首先对影响广泛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执法检查,凡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视为不合格产品。为此,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组织对市场上主要的操作系统产品进行标准符合性检测。
检测要求及标准的制定
1.须经检测的产品范围
GB18030是信息产品必须遵循的基础性标准,考虑到一些客观实际,采取从基础抓起,分步实施的策略。本次对必须经检测产品的范围规定如下: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产品须经标准符合性测试,其他产品暂不做要求;
●凡是在GB 18030发布日期(2000年3月17日)前正式发布或出厂的产品,视为历史性产品,不在GB 18030的监督检查范围之内;
●在2000年3月17日后对历史性产品的更新版本或升级版本作为新产品对待;
●凡是在GB 18030实施过渡期间(即2000年3月17日至2001年8月31日)正式发布或出厂的产品,应符合GB 18030相关要求。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应采用补救措施,以达到符合标准的相关要求。补救措施应得到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认可;
●凡是在GB 18030过渡期(即2001年8月31日)后正式发布或出厂的产品,必须符合GB 18030相关要求。
2.关于标准符合性测试
为了配合GB 18030的实施,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设在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开展了GB 18030各项测试的准备工作,并且对国内外多个产品进行了测试。
为了指导标准实现者沿着正确的方向尽快在产品上实现GB 18030,信息处理产品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于2000年11月提出了《GB 18030标准符合性检测规范》。《检测规范》对检测使用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测试要求、测试步骤、适用范围等做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
检测一般要求如下:
●字汇完整性:产品的字汇范围应是国家标准GB 18030中所有给出字形的字符;
●体系正确性:产品必须能够正确识别和处理按照国家标准GB 18030进行编码的文本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范围不包括嵌入系统,如PDA、手机;单字节货币符号的编码不在检测范围之内;操作系统为近期检查重点。
3.对少数民族文字的支持
●产品应具备支持GB 18030所规定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编码空间的能力;
●销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产品,鼓励安装当地少数民族字体和输入方法。
4.按国际惯例制定标准
GB 18030收录了27484个汉字,总编码空间超过150万个码位,为解决人名、地名用字问题提供了方案,为汉字研究、古籍整理等领域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平台基础。
目前,我国大部分计算机系统仍然采用GB 2312编码。GB 18030与GB 2312一脉相承,较好地解决了旧系统向新系统的转换问题,并且改造成本较小。从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考虑到解决我国用户的需要及解决现有系统的兼容性和对多种操作系统的支持,采用GB 18030是我国目前较好的选择,而GB 13000.1更适用于未来国际间的信息交换。考虑到GB 18030和GB 13000的兼容问题,标准起草组编制了GB 18030与GB 13000.1的代码映射表,使得两个编码体系可以自由转换。同时,还开发了GB 18030基本点阵字型库。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从方便本国和民族应用的角度出发,制定了相应的编码标准和内码体系,如日本的JIS X 0208和JIS X 0212,韩国的KS C 5601和KS C 5657等,这是国际上采用的通行惯例。制定GB 18030同样符合国际惯例,它全面兼容GB 2312,在字汇上兼容GB 13000.1,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保证不同系统间的兼容性,最大限度地共享资源,为我国软件产业留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相信,GB 18030的实施将有利于国产软件的发展并形成规模,使我国的中文信息技术再上一个台阶。
从沿革看新标准
1980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汉字编码字符集标准,即GB 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该标准共收了6763个汉字及常用符号,奠定了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扩大,信息处理应用对字符集提出了多文种、大字量、多用途的要求。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ISO/IEC 10646-1《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