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脑卒中诊断中血生化标志物检查临床应用.docVIP

心源性脑卒中诊断中血生化标志物检查临床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源性脑卒中诊断中血生化标志物检查临床应用

心源性脑卒中诊断中血生化标志物检查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 寻找较为有效可行的血生化标志物应用于脑卒中病因学诊断,从而指导临床卒中亚型(尤其是心源性卒中)的明确诊断和后续进一步治疗与预防的开展。方法 收集本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因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脑CT、磁共振成像(MRI)、心脑血管超声及其他检查手段确诊,并经TOAST分类标准进行病因学评估鉴定。血样于患者急诊入院后24 h内采样,进行如下数种血生化标志物检查:C反应蛋白(CRP),D 二聚体(D dimer,DD),脑钠肽(BNP)(均使用ELISA法测定)。并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卒中亚型诊断中上述血生化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入选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其他亚型卒中患者比较,在心源性卒中患者中,检查发现存在较高水平的BNP与DD表达(P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20)4例(5.6%)。OCSP分类标准评估患者:28例(39.4%)为部分性大脑前动脉系统栓塞;16例(22.5%)为完全性大脑前动脉系统栓塞;16例(22.5%)为腔隙性梗死;11例(15.5%)为后循环系统栓塞。TOAST卒中亚型分类标准评估患者:26例为心源性卒中患者(36.6%),15例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21.1%),13例为腔隙性卒中患者(18.3%),17例为未定性卒中患者(23.9%)。 不同亚型卒中患者血生化标志物(BNP、DD与CRP)浓度分布分析见表1。在心源性卒中患者中BNP和DD水平二者显著性升高(P0.05)。此外参照患者的NIHSS评分和OCSP分类标准,笔者发现在完全性大脑前动脉系统栓塞患者中BNP和DD显著性升高(P76 pg/ml OR 3.2(CI 1.9~5.4,P0.96 μg/ml OR 2.3(CI 1.4~4.2,P76 pg/ml为临界值筛查心源性卒中,其敏感性72%,特异性56%;使用DD0.96 μg/ml为临界值筛查心源性卒中,其敏感性69%,特异性64%;综合使用BNP和DD指标(BNP76 pg/ml与DD0.96 μg/ml)筛查心源性卒中,其敏感性66.5%,特异性91.3%。 BNP一般主要由心肌细胞分泌,此外有研究[11]提示其存在神经源性分泌,正常情况下由于血脑屏障的缘故,神经源性BNP一般不能分泌入血,但在脑缺血状态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导致脑组织释放的多种成份可通过异常状态的血脑屏障入血,其中就包括神经源性BNP。因此可以大胆推测神经源性BNP释放入血与脑组织缺血性病变相关(包括缺血性卒中),卒中急性期测定血BNP浓度的变化,可一定程度反映缺血脑组织合成及分泌BNP增加程度。已有研究提示BNP可在卒中急性期明显升高,且血BNP水平与脑神经失功程度存在关联性[7,8,12]。房颤患者左房是BNP的重要来源[13],此类患者血BNP水平往往较非房颤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研究进一步提示[14],房颤合并临床典型卒中患者的血BNP水平较单纯房颤者明显升高。 高水平DD可作为心源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多项的研究中发现[15],脑缺血病变中凝血纤溶系统可被异常激活,而DD正是作为常用的凝血系统活化的标志物之一。卒中后,增强的凝血系统活化可反映血栓形成,血管阻塞病变。 本研究作为单中心研究,临床病例数较少,且由于目前缺乏缺血性卒中病理的诊断金标准(尸体解剖),而现有的诊断标准(TOAST与OCSP)并非100%可靠,故存在不小的局限性,所以有待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讨论。但是根据本研究和既往的国内外研究,笔者有理由相信BNP、DD等血生化标志物可以作为一项有效的手段应用于急性卒中的诊治。 参考文献 [1] Brott T,Bogousslavsky J.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N Engl J Med,2000,343:710 722. [2] Kolominsky Rabas PL,Weber M,Gefeller O,et al.Epidemiology of ischemic stroke subtypes according to TOAST criteria.incidence,recurrence,and long term survival in ischemic stroke subtypes:a population based study.Stroke,2001,32:2735 2740. [3] Ageno W,Finazzi S,Steidl L,et al.Plasma measurement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