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消化内镜进行冲洗消毒护理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化内镜进行冲洗消毒护理对策

消化内镜进行冲洗消毒护理对策【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冲洗消毒护理对策。方法 对本院的消化内镜冲洗消毒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结果 护理对策包括健全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消毒间配置、人员配置、冲洗消毒流程。结论 对冲洗消毒的护理对策改进,健全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合理的消毒间及人员配置,严密、细致的冲洗消毒流程,以及对多酶清洗剂、戊二醛消毒液浓度和消毒效果控制,可以达到和防止通过消化内镜造成的医源性感染。 【关键词】 消化内镜;冲洗消毒;护理对策 消化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微创性的诊疗技术,在我国以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消化内镜结构复杂、材料特殊,使用频率高、许多部位不耐高温、高压或易腐蚀,导致冲洗消毒不到位,危及患者的安全。正常人的胃、十二指肠是有菌的腔道,但在诊疗操作时,易损伤黏膜,特别是活检时必然会穿破黏膜,接触血液,破坏黏膜屏障,造成医源性感染。通过内镜传播的有幽门螺杆菌(HP),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梅毒、结核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均可通过内镜感染[1]。内镜的清洗消毒问题,越来越引起临床上重视。我们就我院消化内镜防止医源性感染,改良冲洗消毒护理对策汇报如下。 1 健全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4月卫生部颁布)要求,及与我院相结合的实际情况,详细的制定本院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向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宣教,并统一制作上墙。建立严格的清洗消毒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清洗消毒流程和人员进行规范登记,责任到人。 2 消毒间配置 专门设置专一的消毒间,消毒间通风良好,水电设施齐全并安装强力排气装置,消毒间进行明确的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区和相应的分隔,良好合理的操作工作流程。 3 人员配置 消毒工作人员选用责任心强的护士,长期固定担任,保证消毒质量的稳定性。对消毒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岗前培训,进行清洗消毒的系统培训以及《消毒管理办法》的学习,熟练的掌握内镜结构。 4 冲洗消毒流程 4.1 初步清洗 每检查完1位患者后,在床边立即用纱布将内镜插入管上的粘液清除,抹去镜身外表污物。取下送气注水,取下内镜盖好防水盖,送往清洗消毒室 4.1.1 槽内流动水下纱布擦洗镜身并反复吸引活检孔道,用流动水彻底冲洗镜身及操作部,取下活检入口阀门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冲洗干净并擦干,用毛刷刷洗吸引器管道和活检孔道,接吸引器与全管道灌流器,用注射器抽吸清水反复冲洗管道用吸引器吸干。 4.1.2 槽内盛1∶200的多酶液1500~2000 ml,将内镜置入其中,用多酶液反复擦洗镜身各部,换上清洗专用按钮和全管道灌流器,使各管腔充满多酶液,保留3 min 后,负压吸尽槽内多酶液。 4.1.3 内镜置入3 槽,用流动水清洗外表面,用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并注气排出管道内水分;将内镜连同全管道灌流器一起浸入2%碱性戊二醛消毒液中。用全管道灌流器将管道灌满消毒液后浸泡15 min。同时用50 ml 注射器反复抽吸戊二醛2~3 次确保各管腔充满消毒液。 4.1.4 用注射器向各管腔内注气排出消毒液后,将内镜置于4 槽,流动水冲洗外表面,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用纱布擦干外表面,吸干孔道,接上阀门与按钮备用(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需延长时间至30 min)。用75%酒精对消毒后的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悬挂储存于专用镜柜中。 5 讨论 由于消化内镜管腔细长复杂,应尽快清洗,以免污物变干而增加清洗难度。需要进行彻底清除管腔内附着的血液、粘液、分泌物。刷子尺寸要符合要求,太小刷毛不能完全接触腔壁,太大毛刷倒伏,二者均降低清洗效果[2]。清洗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镜有机物的污染,提高和保证消毒效果。 清洗消毒过程中应用多酶清洗剂:文献报道多酶清洗剂清洗的自然除菌率为98.1%。多酶液含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多种酶,具有分解血液及组织;消化黏多糖和黏膜及唾液;消化脂肪,增加清洗时去除物体表面微生物的能力,酶类清洗剂可以进入管腔深部,渗透至管腔的所有表面,并分解有机污物,降低物体表面生物负荷[3],起到自来水很难完全冲洗干净的效果,使清洗更彻底,消毒更可靠;多酶液须现配现用,一用一更换,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多酶液,水温最好控制在30℃~40℃,酶的活性最强,水温45℃,活性反而下降,40℃的水,会造成血液凝固,增加清洗的难度[4]。 戊二醛具有广谱、高效、快速、低毒、稳定性好等优点,不但能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同时对分枝杆菌、真菌及病毒也均有杀灭作用。戊二醛的有效浓度是影响消毒的因素,戊二醛在1.8%~2%浓度中消毒作用最强[5]。为了保证消毒液有效浓度,应定时进行检测。2%碱性戊二醛开封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