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过劳死”工伤认定的立法及启示.PDF

日本“过劳死”工伤认定的立法及启示.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过劳死”工伤认定的立法及启示

日本 “过劳万死夕匕’’工伤认定的立法及启示 ●郭晓宏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有关过劳死一系列问题的关注,考察过劳死及过劳自杀死在 日本被认定 为工伤事故且认定条件不断科学化、人性化的发展进程,分析其中的主要经验教训,关注 《过 劳死预防基本法》可能在 日本出台的最新动态。鉴于过劳死问题在我国日益严重的现状,建 议我国政府一方面应作为预防过劳死的主导力量着手制定过劳死预防的宏观对策,一方面为 维护过劳死员工的权益应尽早解决我国过劳死的工伤认定问题,并将其作为改革和完善工伤 保险制度 的重要 突破 口。 关 键 词 过劳死 工伤认定 蓄积 《防止过劳死基本法》 一 、 过劳死的危机 年开始的战后经济重建 (郭晓宏,2010),但 当时的过劳及过劳死的出现主要是 由于劳动者 从2O世纪80年代开始,过劳死在 日本 们积极的爱国热情和忠诚的表现意识所致。然 就已被认定为工伤事故,尽管立法过程十分曲 而,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依然存在的过劳及过 折,但相关员工 (相关员工表述不准确)可以 劳死现象,则大多是员工迫于生存压力成为企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目前,日本政府又面临是 业效益和效率至上的牺牲品的结果,他们明知 否出台 《防止过劳死基本法》的抉择,因为民 劳动条件恶劣也不得不承诺努力工作,在企业 间律师团体不仅 自行替政府起草了该基本法的 减员、劳动时间延长、劳动强度加大、工作负 草案,而且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百万人签名活 担加重的工作条件下,员工的慢性疲劳不断聚 动,敦促政府尽快立法。近年来,我国由于过 积且持续发展。由于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的综 度劳动导致重大疾病甚至死亡的案例越来越 合作用超过了劳动者 自身能够提供劳动的能力, 多,劳动者抑郁 自杀的现象亦有增长之势,过 造成其过度劳累并导致肌体的免疫能力下降或 劳、过劳死等词汇在人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 肌体的神经调节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潜在的心 来越高,过劳死问题的严重性和实现过劳死工 血管疾病突然爆发或脑血管突然破裂、高血压 伤认定的必要性及紧迫性都更为突出。为此, 急剧发作、出现脑出血而死亡,即发生过劳死。 有必要考察也曾以过劳死闻名的日本在处理此 随着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低收入阶层就 问题上的作法,特别是有必要分析其实现过劳 业的不稳定性导致过度劳动、过度表现的人不 死工伤认定的曲折进程①及其经验教训。 (对 断增加,由此带来了感到身心疲惫、健康状况 于过劳死的严重性,请列举具体的一些案例或 低下人数的增加,并最终带来过劳死现象的加 郭晓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数据来佐证过劳死既是企业需要解决的危机, 剧。20世纪90年代 日本经济陷入低迷后,由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亦是社会将要面临的危机 。) 于 日本企业经营模式变化所导致的员工精神压 院长,博士生导师。电子邮箱: 力及工作压力的增大,加班特别是义务加班现 xiaoguo0837@sina.Gom 过劳死问题在 日本的形成 象的普遍化,使得过劳死现象非但没有减弱, 本文受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 就连过劳 自杀死现象也变得突出起来。难怪上 基金 “学科建设安全科学与 过劳死问题在 日本的形成应追溯到 1947 烟铁之丞把其原因归结在以长时间劳动特别是 工程”项 目资助。 努动荚系 iLABORRELATtON 义务加班为特征的日本企业的劳动文化上。 但只适用于工作过程中由于负伤引发的情况,不涉及 疲劳的累积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