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医药 2008年第17卷第22期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36例
张庆地,冯伊利
(浙江省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临海 317016)
摘要:目的 评价茵栀黄注射液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选择患儿7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苯巴比妥+蓝光照射,
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结果 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日均下降值为(29.33-4.16.78)p~mol/L,下降至
102.6~mol/L以下需要(6.8-4.1.1)d;治疗组TBIL日均下降值为(48.67-4-24.12)p~mol/L,下降至 102.6~mol/L以下需要(4.1-4.0.8)d。
两组治疗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茵栀黄注射液;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中图分类号:R285.6;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08)22—0060—02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较常见的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 (TBII),每 日经皮测定胆红素,观察其下降幅度,至血清TBIL下降
上升趋势。笔者对我院儿科近2年来收治的73例患儿进行了疗效 至 102.6~mol/L以下时(治疗时间)停止治疗。
观察,报道如下。 2 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结果见表 1。
1.1 临床资料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 ±5)
我院儿科 2006年 1月至 2007年 12月收治新生儿母乳性黄
疸患儿73例 ,诊断均符合下列标准…:单纯母乳喂养儿;皮肤黄染
出现时间为4~7d,并逐渐加深,持续不退大于 2周;黄疸 以轻、中
度为主;新生儿一般情况 良好,精神及饮食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脏
无肿大,并排除其他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感染、溶血症等因素;停母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P0.05。
乳后 48~72h,黄疸明显消退 ,再哺乳又加深 。将 73例患儿随机
3 讨论
分成 2组 ,治疗组 36例 ,男20例,女 16例;对照组 37例,男20
20世纪60年代早期,文献报道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
例,女 l7例。两组患儿 日龄、体重 、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
(P0.05)。 1%~2%,近几年来随着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其发病率也随之上
升 ;母乳性黄疸与乳汁的成分有关,母乳中含有较多的 B一葡萄糖
12 治疗方法
住院期问均停服母乳,改为其他喂养。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 醛酸苷酶(p—CD),可使连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的酯链断裂,未
蓝光照射治疗,苯巴比妥片5rag/(kg·d),分 3次口服,每天蓝光 结合胆红素大量生成 ,经肠 一肝循环吸收后造成高未结合胆红素
照射 12~18h,连续 2~3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 症 ,参与胆红素肠 一肝循环 ,并造成未结合胆红素回吸收增加 。
茵栀黄注射液 (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2mL/(kg·d)加 10%葡 另外,新生儿肝功能未健全,胆红素代谢慢 ,也易导致黄疸。
萄糖注射液 50mL静脉滴注,1次 /d,疗程 5~7d。两组均配合补 中医理论认为,黄疸乃湿热内蕴不得外泄,治疗上以清利湿
液及其他对症治疗。 热 、泻下退黄为主。茵栀黄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