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贫困地区财政困难及成因分析
民族贫困地区财政困难及成因分析[摘要]财政困难已是我国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民族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如何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困难,是我国地方政府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以湖南省保靖民族贫困山区县为例,对其财政现状及困难成因进行了浅析,为进一步探讨缓解地方财政困境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民族贫困县 财政状况 财政困难 成因分析
保靖县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中段,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是一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老、少、边、山、库、穷”湘鄂渝黔根据地革命老区,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面积1753.50km2,辖10乡6镇、196个行政村、1325个村民小组。2008年末总人1329.6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9.60%,人口密度为169人/km2。
2008年实现GDP24173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0%,其中工业增加值123270万元,增长14.60%,占GDP的50.9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46%。三次产业结构17.87:54.12:28.01。地方财税总收入20948万元.同比增长21.3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646万元.同比增长17.6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92元,同比增长16.33%;财政总支出57879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6442万元,同比增长27.90%,人均地方财政支出1903元,同比增长26.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79元,同比增长11.31%,农民人均纯收入2539元.同比增长13.48%。年末地方政府负债总额33031万元(包括直接债务、担保债务、政策性挂帐债务),占GDP的13.66%,是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3.82倍。而地方财政自给率仅为20.69%。
一、民族贫困地区财政困难的基本状况
(一)地方财力不足,收支矛盾尖锐,对上级财政依赖性大。
一是从地方财政收支总量分析。地方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3449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8646万元,五年增加1.51倍,年均增长20.18%,财政总支出从2003年的17883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57879万元,五年增加2.24倍.年均增长26.48%,财政收支差额从2003年的14434万元扩入到2008年的49233万元。二是从人均地方财力水平分析。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从2003年120元增加到2008年的292元,五年增加1.43倍,年均增长19.46%,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从2003年611元增加到2008年的1903元,五年增加2.11倍,年均增长25.51%。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在本州、本省及全国中的结构,分别从2003年本州的76.92%下降到2008年的64.89%,本省的29.78%下降到2008年的27.89%,全国的7.14%下降到2008年的6.32%。人均地方财政支出在本州、本省及全国中的结构,分别从2003年本州的78.33%提升到2008年的89.26%,本省的70.96%提升到2008年的75.31%,全国的32.04%提升到2008年的40.48%。可见,县人均地方财政收支差距不断扩大,从2003年5.09倍扩大到2008年6.52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在各级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而人均地方财政支出在各级中的比重逐年攀升。三是从地方财政自给率分析。财政自给率从2005年的25.41%下降到2008年的20.69%,可见,地方财力明显不足,对上级财政的依赖性由2005年的74.59%扩大到2008年的79.31%。
(二)财政供养人口多,刚性及法定支出压力大。
我县财政供养人口从1993年5698人增加到2008年的9812人,15年来增长了72.20%。财政供养系数由1993年的2.17%增加到2008年的3.31%。随着财政供养人口的增加,其工资福利、养老、医疗等刚性支出大幅增长。就人员经费支出,从2005年的118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7052万元,年均增长13.06%.仅2008年人员经费支出就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97倍。同时,我县在四项(《农业法》1993年、《科学技术进步法》1994年、《教育法》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2000年)法定支出方面,近年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较高,仅2008年占到26.34%。对于财力薄弱的民族贫困地区而言,比重越高财力回旋余地越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方财政困境。
(三)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庞大,地方财政风险不断加大。
1985年,我县首次发生财政赤字50万元起,并连续五年赤字。1990年赤字额达到697.8万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876万元的79.66%,到2000年赤字累计4056万元.是当年地方财政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