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射波法测桩中应力波传播状态分析
反射波法测桩中应力波传播状态分析[摘要]本文旨在用图解方式,理解基桩动测相关原理。解决初学者理论方面数学基础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基桩;动测;反射波
一、 引言
近几年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桩基础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桩基础的检测也越来越受重视。但基桩动测技术涉及大量数学推导,检测人员需要一定的数学物理基础方可掌握基桩动测技术,同时各检测机构人员流动很频繁,导致检测人员素质参差齐。本文将从物理角度出发,避开大量数学推导,从物理现象入手讲述基桩动测中反射波法检测原理。
二、 应力波反射法测桩的基本原理
应力波反射法主要被用来检验桩身结构完整性,桩身缺陷位置及程度判定,也可以对施工桩长校核等。用手锤或力锤敲击桩顶,由此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以波速C向下传播,应力波通过桩阻抗Z(Z=ρcA)变化界面时,如缩颈、夹异物、混凝土离析或扩颈,一部分应力波产生反射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应力波产生透射向下传播至桩端,在桩端处又产生反射。由安装在桩顶的加速度或速度传感器,接收反射波信号,并由测桩仪进行信号放大等处理后,得到加速度或速度曲线。从曲线的形态特征可以判断阻抗变化位置或校核桩长。一个锤击脉冲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这段时间我们定义为τ。下面我们图解反射的原理。
三、当桩顶自由,桩端固定时,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周期分析
(a)锤击。当桩顶受锤击挤压时,此时顶面中产生应力为压应力,作用时间为τ,幅值为A。时域信号中记录曲线为速度曲线,时间间隔为τ的脉冲峰即为入射波,其幅值为V0。
(b)振动在桩身中传递,由于桩身截面无变化,波阻抗Z恒定,桩顶面产生的力脉冲导致的振动保持原样向桩底传递,不反生反射,桩顶传感器无响应。保持原样。
(c)应力波在固定端反射状态。图中所示当一个完整应力波至桩底后,由于时间效应,前半幅波率先被反射,反射向上压力波,与正向下运动未反射的下行压力波叠加,桩底面应力加倍,为压应力。此时,由于桩端为固定端,其运动被束缚,则桩底面运动速度为0。桩顶面无应力波到达,应力状态为0,速度为0。
(d)应力波经桩底反射后沿桩身继续向桩顶传播,此时应力状态为压应力。压应力使桩身截面产生一向上的运动,运动方向向上,与入射波反向。但因应力波还未到达桩顶面,传感器无响应。
(e)经桩底反射的应力波到达桩顶面,此时先到达的半幅应力波率先被反射为下行压力波,和后到达的半幅上行压力波产生叠加。应力抵消。其中,上行压力波与下行拉力波各使桩顶产生一向上的速度为V0的运动,两者运动状态叠加为一速度为2V0的运动,运动方向向上,与入射波反向。
四、当桩顶自由,桩端自由时,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周期分析。
当桩顶受锤击挤压时,顶面中产生压应力,作用时间为τ,幅值为A。当一个完整应力波至桩底后,由于时间效应,前半幅波率先被反射,反射向上拉力波,与正向下运动未反射的下行压力波叠加,桩底面应力抵消。由于桩端为自由端,下行压力波和上行拉力波均导致桩底面产生一向下速度为V0的运动,相互叠加为2V0的向下运动,与入射波同相。经桩底反射的上行拉力波到达桩顶面,先到达的半幅应力波率先被反射下行压力波,和后到达的上行拉力波产生叠加,应力抵消。上行拉力波与下行压力波各使桩顶产生一向下的速度为V0的运动,叠加为一速度为2V0的运动,运动方向向下,与入射波同相。
五、结论
基桩检测是基础验收的保证资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桩动测技术由于其理论性较强,基桩检测人员的培训尤为困难。按我们以上所讨论的方法来理解动测原理,对我们实际检测工作必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