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顺境不惰 逆境不馁
【主题导语】
玉不琢,不成器。逆境能给予人生以磨炼,砥砺涵育品格,锤炼铸就意志。但如能“直挂云帆”,事事顺利,大概没人期待逆境会降临到自己身上,连一生沉浮的苏轼都期待自己的儿子“无灾无难到公卿”,何况平常人呢?在逆境中奋翼,改变境遇、提升境界的事例固然不胜枚举;而为此淹蹇、沉沦,萎靡不振乃至自暴自弃之人却也如恒河沙数。耽于顺境的安逸,浑浑噩噩、自甘平庸之辈的确层出不穷;而因之抓住机遇,得以加快人生步伐、建功立事者也是佳话不断。古语云:“智者不以境役心,要以心制境。”顺逆之境并不是成败的决定因素,面对它们时的态度和心志,才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选文一】
寒门多出贤
张保振
最近,有位中国学子登上哈佛大学演讲台,从自己中学时代被毒蜘蛛咬伤的“农村故事”,推及“改变科技知识分布不均”这一主题,他的英文演讲视频在网络上热播。由此而成为“网红”的他,出生在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均为农民,更引起人们关注。窃以为,这倒是一件寻常人家的正常事,它告诉人们一个寻常道理:寒门多出贤。
千百年来,在古老的中国,不乏这样的故事。2500多年前,孔子的三千弟子中,“贤人”有72人。这72人中,出身寒门的不在少数。比如,被孔子称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不仅位居72贤之首,而且被后世尊奉为“复圣”;被庄子言为“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由于缺食,浑身浮肿,由于劳动,双手老茧,且面带病色,却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即便是孔子,也正如他后来所坦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多能鄙事”,甚至还有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意味。
生活,同样会成为人们的老师。俗语言:“不经冬寒,不知春暖。”正因为出身“寒门”,所以更知“寒”的不爽,也更向往“暖”的开心。古语云:“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正因为自己被“寒”过,因而一旦有条件,也更愿意伸出?嘏?之手,拉身处“寒门”的人脱“寒”。而这,正是“贤”之思、“贤”之举。遥想当年,孔子正因为“贱”而从事各种“鄙事”,所以使得孔子在日后思考社会问题时,更能体会到劳动民众从事“鄙事”的艰辛与重要,更能考虑到劳动民众身处“贱”位的状况与情感,从而自心底发出了“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千年至论。
寒门多出贤,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贤”了。贤,不仅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而且要有“才”: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有言道:人不吃饭,饥;人不学习,愚。生活就是这样,惟有好学,才近智,惟有知学,才给力。只有努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不断增进自己的道德修为,才能离“贤”更近一步。
寒门多出贤,意味着多付出。“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上甜”。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勉励同学们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成功、成名,永远不是用巧嘴吹出来的,而是用心血写出来的。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更过人的求知欲、更开阔的思维、更远大的志向,无论出身多么艰苦,都将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选自2016年06月22日《人民日报》)
[解 读]谂熟了“寒门出人才”之后,容易产生“寒门必出人才”的错误认识。对于“人才”,也须警惕“有才无德”的小人。德才兼备,方为贤人。出身寒门,更易激发吃苦耐劳、求学向上的内在驱动力,更易具备俯身下视、推己及人的同理心,也更易在志得意满时不忘“日三省其身”,不断修身正己。寒门不是堕落后卸责的借口,也不是成功时夸耀的资本,它只是存在的事实,最重要的还是你的认识、你的行为。
【选文二】
能度顺境方英雄
习 骅
最近,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吸引了无数眼球。人们晚上追看、白天热议,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震撼”和“思考”。
近四年来,大批腐败分子相继落马。一旦单纯的数字变成活生生的影像,过去光彩照人气场满满的大人物,如今对着观众涕泗横流,强烈的反差撞击人心,党中央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力量令人动容。
震惊最容易触发思考。曲终人散后,他们看似跟平常老头儿没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平民尚有含饴弄孙之乐,他们却不能。作为罪人,他们不值得同情;作为老年人,他们实在可悲。用自己的手毁了自己,并且捎上老婆孩子,这不是疯了吗?
“疯狂”正是这些人的通病。古人说“亢龙有悔”“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讲的是同一个哲理。道理并不深奥,他们的智商更是不在常人之下,可为何如此愚蠢,难道跟自己有仇?
有始无终、善始不善终,是他们走向毁灭的共同特点。许多落马者曾经是“草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