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者仁心,大爱无价
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白衣天使,这些古今往来留下来的术语,都在称赞着同一类人――医生。当下,虽然有很多关于医患矛盾的话题及新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了他们,我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就没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前不久,一组哈尔滨医生“抱式麻醉”图走红网络,其实,这样的温暖场景还有很多,比如淮安医生为保护患者跪着做手术,为救人无暇吃饭,护士在手术间隙喂医生面包……医者仁心,让我们为这些暖心的医生点赞吧!
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
前不久,有位老人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求诊时,出示了几张自家长辈的病历复印件。看到病历的落款,医师顿时震惊:这正是林巧稚70年前亲手书写的病历。这份长达5页的病历,记载的是一名王姓女子的病情,记录的诊断内容严谨凝练,字迹工整、一丝不苟。 让当下诸多书写“天书”的医生无地自容。
1929年,林巧稚成为协和医院的第一位中国女医生。林巧稚用对亲人的方式对待病人,直接用耳朵贴在病人的肚子上,为病人擦擦汗水,掖掖被角。每当产妇因为阵痛而乱抓的时候,林巧稚总是让她们抓自己的手,她后来说了原因,不能让她们去抓冰凉的铁床栏,那样将来会留下病根的。
林巧稚家里的电话,每天晚上都要移到她的床?^柜上。无论哪位医生值夜班,只要遇到处理不了的情况,随时可以打通这部电话。遇到电话说不清楚的,她会起来赶往医院。林巧稚一生未婚,她说:“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就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孩子,为了事业我决定不结婚。”她在产房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春秋,亲手迎接5万多个孩子来到人间,人们称她为“万婴之母”。
1983年4月22日清晨,林巧稚在昏睡中发出呓语,急促地叫喊:“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过了一会儿,她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这是林巧稚留下的最后的话。
【素材运用】
“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就是医治病人。”这是林巧稚的墓志铭。她的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在一线工作。她最令人感怀的绝不仅是她高超的医术,更是她的一份医者仁心。她的每一个微小的细节,无不体现了对于病人的体贴、关怀以及尊重。“我们必须回归医学本源,医学本源是人的纯洁善良。”悬壶济世对于她来说,是用诚挚的信念、精纯的技艺,和患者共渡苦难,以获得内心安宁。
钟南山:
因错误数据向公众道歉
最近,钟南山院士在演讲中称中国每年有210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但是这一数据有问题,他发现后立刻道歉。
事情起源于前不久,他在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主办的高峰论坛上发表的一则关于室内空气污染与婴幼儿健康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引用中国环境保护协会的统计资料称,90%的白血病患儿家中曾进行过豪华装修,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随即,“210万”这一数据遭到医学界颇多质疑。有业内专家指出,每年我国儿童总计死亡人数约为10万。12月22日,钟南山撰写声明,就引用这一未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实的数据向公众致歉。
在此次事件中,钟南山院士的确有不严谨之处。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备受关注,不应在公开场合随意发表未经严格科学论证的结论。不过,应该看到,当“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的观点遭到质疑后,80岁的钟南山院士未被盛名所累,及时发声,主动承认错误,并表示“今后在参加学术活动及各种发言内容中,将严格地只收集基于有科学实验依据的资料,避免误导公众”。
【素材运用】
钟南山院士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一名科研人员的严谨和作为公众人物的担当。在公众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的今天,当良莠不齐的健康信息充斥网络时,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学界大腕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医学科普变得更加靠谱。任何人都难以百分之百避免疏忽、偏颇、错误,关键是遇到类似此次的事件,也应像钟南山一样,坦诚认错,力求严谨客观,避免不良影响进一步扩大。
赵晓刚:
雾霾诗登美国胸科杂志
鲍勃?迪伦写歌,以词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赵晓刚写了一首诗,于今年在美国权威胸外科杂志《CHEST》上获得发表,价值比肩学术论文。
这首名为《I Long to be King》(中文翻译为《我要当老大》)的诗歌是一首关于肺部磨玻璃影的英文诗歌,赵晓刚是《CHEST》创刊以来迎来的第一位中国籍医生诗人。诗歌翻译成中文为:
我喜欢呼吸醇馥幽香的雾霾,
肺部磨砂玻璃影是我的大名,
朦胧的身影披着神秘与诡异,
……
你笑称幼时的我不典型增生,
你憎称青年的我为原位腺癌,
你咆哮壮年的我为浸润腺癌,
……
我也是从弱小逐渐变得强大,
我也是从隐忍逐渐走向狂放,
……
诗歌将肺部疾病拟人化,以其自述的视角,完整展现了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