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5l·
· 中 国哲 学 ·
五伦观念的再认识
景 海 峰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在其所谓道德性,即人伦规范的确立、生命之伦理意义的揭示,和根源于人
心的内在德性经由家庭、宗族、社群、国家等形式而最终得到落实。在儒家众多的伦理观念当中,
“五伦”是最基础性的一个,它是整个道德系统的起点、社会性人际关系网络的主线,也是所有礼教
活动赖以建基的中轴和良好社会风尚得以存续的根本保障。五伦观念经过先秦儒家 (特别是孔、孟)
的思想凝聚和义理提升之后,在后续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发展过程当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
所谓 “纲常名教”的中心,深刻地影响着华夏文明的价值选择、精神气质和基本走向,也规范了一
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之社会群体及个人行为模式和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然而到了近代,随着中国文化的日渐衰败,其核心价值一步一步地遭到了根本的质疑、否定乃至
颠覆,五伦观念首当其冲,差不多到了被彻底抛弃的边缘。1940年,正当抗日烽火连绵、民族危亡
之际,贺麟先生写了 《五伦观念的新检讨》一文,就五伦观念与中华文明的内在关联做了深刻的阐
释,既提撕民族精神、鼓舞士气,也纠弹了社会思潮之偏谬。迫于当时的危难之局,贺先生无意于琐
碎考证,而是单刀直入、径凑义理,就思想之意涵作了简洁明快的揭示。顺着这个话题,我们今天仍
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再来作思考,其中既包括历史性的考究,也有急待反思的现实境遇等事项。特别是
在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疏离与批判之后,五伦观念的负面印象已深刻人心,这时重新来作清理或
认识,似很有必要。
五伦观念根源于华夏文明的远古时代,是和人文教化生发的漫长历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到了
春秋晚期,周礼崩坏,纲常堕挫,孔子力挽狂澜,重新强调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
渊》)的伦常规矩。而 “五伦”的完整表述,则要迟至战国中期由孟子首先提了出来。所谓 “后稷教
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
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滕文公上》)。这里,孟子只讲到了五种人伦关系之间的交互性,而并没有区分主次的意思。《中庸》
言 “天下之达道”,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
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又论天下国家之 “九经”: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
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
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
· 52· 《哲学研究》2008年第5期
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
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
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
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礼记·中庸》)
这其中也明显包含着君臣等人伦关系中相互对应性和互敬互爱的意思,并没有后来通常所强调的尊
卑、贵贱等思想,更无所谓严格的等级之分和不可摇夺的上、下位之区别。
最可注意的是 《苟子》里面的一段话:“遇君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
之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
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苟子·非十二子》)这里,虽然也讲了五种人际关系,但是大不同于 《孟
子》之 “五伦”,可以说是别有创造。首先,这五种关系基本上反映的是社会层面的属性:君臣可以
理解为国家、公共领域里的关系;乡党为邻里、社区里面的关系;“长”可以是亲缘的,也可以是非
亲缘的,只表明一种年龄上的差别;“友”则是平辈的、普通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不以血缘为主
轴,更没有有意地放大人伦关联的自然背景,而是就社会交往中可能发生的联接来立论,甚至有意地
撇开了夫妇一伦,将狭义的家庭关系相对地隐去,从而突出了人际关系的公共性和社会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万州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滑坡成因与变形破坏特征.pdf
- 为“吃喝”行业的税收征管把脉.pdf
- 为奥运火炬把关的人——走进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pdf
- 为活力引航——对近年来上海市社会组织工作实践与探索的几点思考.pdf
- 为建立“一个正式的民主国家”夯实基础——国民党改组时期廖仲恺民主思想的新发展.pdf
- 为了生命与商业的尊严地震中的大公司和CEO实录——公司的另—种价值.pdf
- 为流动人口提供教育支持的探索与思考——以S市加强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为例.pdf
- 为明天的世界而学习——PISA视野下数学素养测试特点分析.pdf
- 为什么要重视国际关系中的“文明”因素——也谈“文明冲突论”的一点启示.pdf
- 为新课程辩护.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