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种工程技术规格
废矿物油
从石油、煤炭、油页岩中提取和精炼,在开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在因素作用导
致改变了原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不能继续被使用的矿物油。
9.1.4 废矿物油利用和处置的方式主要有再生利用、焚烧处置和填埋处置,应根据含油率、
粘度、倾点(凝点)、闪点、色度等指标合理选择利用和处置方式。
9.1.5 废矿物油的再生利用宜采用沉降、过滤、蒸馏、精制和催化裂解工艺,可根据废矿
物油的污染程度和再生产品质量要求进行工艺选择。
9.1.7 废矿物油进行焚烧处置,鼓励进行热能综合利用。
9.1.8 无法再生利用或焚烧处置的废矿物油及废矿物油焚烧残余物应进行安全处置。
9.1.3 不应使用硫酸/白土法再生废矿物油。
9.2 原油和天然气开采
9.2.1 含油率大于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进行再生利用。
9.2.2 油泥沙经油沙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
9.2.3 含油岩屑经油屑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5%,分离后的岩屑宜采用焚烧处置。
9.3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
9.3.1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产生的含油浮渣、含油污泥、油渣及其他含油沉积物等应进行资
源回收利用。
9.3.2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废矿物油再生利用产生的含油(油脂)白土宜使用蒸汽提取或焙烧分馏处理。经过焙烧分馏处理后,白土及锅炉灰经鉴别后不再具有危险特性的,可用作
建筑材料。
9.4 机械切削、珩磨、研磨、打磨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油金属屑宜进行油屑分离处理,分离后
的废矿物油宜进行循环使用。
污水混凝与絮凝
4.1 混凝工艺可用于各种水量的城镇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
4.2 混凝工艺对原水悬浮颗粒、胶体颗粒及相关有机物、色度物质、油类物质的浓度均无限
制,处理效率则有所不同。
4.3 混凝工艺对悬浮颗粒、胶体颗粒、疏水性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对亲水性、溶解
性污染物也有一定的絮凝效果。此外:
1)混凝工艺可用于不溶性大分子有机物的吸附凝聚处理。
2)混凝工艺可用于色度物质、腐殖酸、富里酸、表面活性剂等物质的脱稳凝聚处理。
3)混凝工艺可用于乳化液破乳、凝聚处理。
5.2 混凝与絮凝处理工艺宜设置调节、隔油等预处理装置,后续工艺应设置沉淀池或气浮池
等。当采用接触过滤时,混凝应直接连接滤池。
常用的混凝剂: 硫酸铝; 明矾; 三氯化铁; 硫酸亚铁; 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
常用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活化硅酸、骨胶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3.1 渗滤液 leachate
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物理、生物、化学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其他外部来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含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
3.2 调节池 holding tank of leachate
在渗滤液处理设施前设置的具有均化水质、调蓄水量或兼有渗滤液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
3.3 微滤 microfiltration filter (MF)
以压力为驱动力,分离0.01μm至数μm的微粒的过程。
3.4 超滤 ultrafiltration filter (UF)
以压力为驱动力,分离分子量范围为几百至几百万的溶质和微粒的过程。
3.5 纳滤 nanofiltration (NF)
以压力为驱动力,用于脱除多价离子、部分一价离子和分子量200~1000的有机物的膜分离过程。
3.6 反渗透 reverse osmosis (RO)
在高于渗透压差的压力作用下,溶剂(如水)通过半透膜进入膜的低压侧,而溶液中的其他组份(如盐)被阻挡在膜的高压侧并随浓溶液排出,从而达到有效分离的过程。
3.7 膜组件 membrane module
由膜元件、壳体、内联接件、端板和密封圈等组成的实用器件。
3.8 膜生物反应器 biomass membrane bioreactor (MBR)
以膜为载体,把生物反应(作用)和分离相结合,能改变反应进程和提高反应效率的设备或系统。
4.1.2 应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填埋容量、填埋年限、填埋作业方式、占地面积、自然地理情况和气象等条件确定渗滤液处理厂(站)的处理规模和处理工艺。
4.1.3 在填埋区与渗滤液处理设施间必须设置渗滤液调节池。
4.2.2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主体处理构筑物与设备包括预处理系统、生物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污泥及浓缩液处理系统等;处理后废水应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设置规范化排污口统一排放。
4.2.3 配套工程主要包括厂内建(构)筑物、供配电、采暖通风、给排水、消防、道路、绿化、通讯、运行管理设施、检测与控制等。
4.3 总体布置
4.3.1 渗滤液处理厂(站)总体布置应在满足国家现行防火、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周围环境、工艺流程、构筑物及各项设施相互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使各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