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杰.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蔡东杰

多層次整合與東南亞區域發展前景 Multi-Level Integration and the Prospect of Southeast Asian Regional Development 蔡東杰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1 壹、全球化浪潮與多層次整合途徑 針對當前的區域化(regionalization )與區域主義(regionalism )發展,我 們既可從內部社會文化因素,也可從外部政治因素來觀察;例如 Louis Cantori 與Steven Spiegel 便強調地理鄰接性、國際互動性與共同特徵(種族、語言與文 1 化、歷史等)的重要; Karl Deutsch 認為,所謂區域乃是由具廣泛互賴性的一 2 群國家所組成的;至於Bruce Russett 則提出社會結構與文化內涵相似性,政治 態度與對外行為相似性,政治上透過某種國際建制而存在互賴現象,在經濟上 3 彼此相互依賴,以及具地理鄰接性等五個定義區域的標準;值得一提的是,儘 管人類對地緣環境的重視起源相當早,但無論是何種標準,其實「區域」這種 具有超國家性質概念的出現仍是非常晚近的。換言之,相對於長期以來透過國 家疆界區隔人群行為的傳統,這種企圖重新界定人群活動範圍的趨勢既是種頗 具顛覆性的思維,同時也凸顯出全球化浪潮對當前國家體系帶來的衝擊。 一般所謂「區域主義」是指:「若干單一國家經濟體在制度上結合成更大的 4 經濟集團或共同體」。但相對於以冷戰結構為背景,由少數強權藉著傳統五大 洲地緣政治概念,由上而下進行控制的「舊」區域主義,「新」區域主義不但形 成於呈現多極化格局的冷戰後期,其整合途徑也凸顯出功能主義式由下而上的 5 外溢(spill-over )特徵。由此首先帶來經由裂解五大洲而出現的新區域概念(例 如東北亞、拉丁美洲、中東等),這也是次區域主義(sub-regionalism )與次區 6 域經濟區(sub-regional economic zones, SREZs )討論出現的原因。但跟著成長 1 Louis J. Cantori and Steven L. Spiegel, eds.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Regions: A Comparative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0 ), pp.6-7. 2 Karl W. Deutsch, “On Nationalism, World Regio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West,” in Per Torsvik, ed. Mobilization, Center-Periphery Structures and Nation-Building: A Volume in Commemoration of Stein Rokkan (Bergen: Universitetsforlaget, 1981 ), pp.51-93. 3 Bruce M. Russett, International Reg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Chicago: Rand McNally Company, 1967 ), p.11. 4 Peter Robson,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 p.5. 5 Bjorn Hettne, The New Regionalism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