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熟悉巴比妥类 - 为龙.pptVIP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熟悉巴比妥类 - 为龙

镇静催眠药 抗癫痫药 抗精神失常药 本章小结: 四、其他类 (一)哌啶二酮类 C 6 H 5 N C 2 H 5 O O C H 3 H C 2 H 5 N O O H 格鲁米特 贝美格 (二)喹唑酮类衍生物 C H 3 O R N N R C H 3 C l _ _ 甲喹酮 甲氯喹酮 (三)醛类 醛类药物中的水合氯醛是最早用于催眠的有机药物。具有作用可靠、生产方便、性质稳定等优点,所以在临床上长期使用,至今仍为许多国家的法定药物。 OH OH CH Cl 3 C 2,2,2-三氯-1,1-乙二醇,又名水合三氯乙醛 物理性质: 白色或无色透明结晶。有刺激性特臭,味微苦。在空气中能逐渐挥发,露置空气中能潮解而出现部分液化。在水中极易溶解,易溶于乙醇、氯仿及乙醚。熔点57℃。 化学性质: 水溶液久置,会慢慢发生水解,加热分解更快。分解产物为盐酸、三氯乙酸等。 本品水溶液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加热,则生成氯仿和甲酸盐使溶液发生浑浊,微热后放置,即形成澄明的二液层,并产生氯仿的特臭。在分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苯胺,生成具有恶臭味的异腈化苯。可供鉴别。 水合氯醛有令人不愉快的臭味,对胃肠道也有一定刺激性。因此,可做成三氯乙醇的加合物、半缩醛等前体药物。如氨基甲酸乙酯水合氯醛加合物,三氯乙醇磷酸酯等。 三氯乙醇磷酸酯 Cl 3 C CH 2 OP O OH OH 第二节 抗癫痫药 癫痫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不同病因引起脑部灰质神经元群过度放电有关。 癫痫分为大发作、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三种类型。 抗癫痫药是一类对癫痫病具有预防和控制其发作的药物。 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癫痫病药是溴化钾,其次是苯巴比妥 。苯巴比妥C2上的羰基被亚甲基取代,得扑米酮,对癫痫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有效。将苯巴比妥分子中的羰基去掉一个,得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如苯妥英,对癫痫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都有疗效。用—CH2—取代乙内酰脲分子中的-NH-得丁二酰亚胺类化合物乙琥胺,对癫痫小发作效果好。 苯妥英钠 扑米酮 苯妥英 乙琥胺 苯二氮卓类中的地西泮、硝西泮,在临床上也作为抗癫痫病药使用。近年来还发现苯并氮杂卓类中的卡马西平,对其他药物难以控制的成年人精神运动性癫痫和癫痫大发作有效。脂肪酸类的丙戊酸钠和丙戊酰胺也都具有较好的抗癫痫效果。 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 化学学名为5,5-二苯基-2,4-咪唑烷二酮钠盐,又名大伦丁钠。 物理性质: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微有吸湿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在氯仿和乙醚几乎不溶。 化学性质: 本品的水溶液呈碱性,露置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析出苯妥因,使溶液变混浊。故苯妥英钠及水溶液均应密闭保存,临用时新鲜配制。 游离的苯妥英加氨试液,形成铵盐溶解,继续滴加硝酸银试液,产生白色银盐沉淀。 本品水溶液与二氯化汞试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氨试液。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癫痫和抗心律失常作用,是癫痫大发作的首选药。还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对癫痫小发作无效。也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及某些心律失常。 其他药物: 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 本品对癫痫精神运动性发作最有效。对大发作、局限性发作和混合型癫痫也有疗效。还可以用于治疗外周神经痛。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抗精神失常药是一类对精神疾病有治疗作用的药物。自上世纪50年代氯丙嗪用于治疗精神病以来,这类药物发展迅速。 本类药物属于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对精神活动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在不影响病人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能消除躁狂不安、忧郁、焦虑、精神错乱等症状。 抗精神失常药物按化学结构分类,可分为吩噻嗪类和其他类。 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chlorpromazine)是吩噻嗪类的代表药。上世纪50年代初,在研究抗组织胺药异丙嗪的构效关系时发现氯丙嗪,并用于临床。氯丙嗪的发现,开辟了精神病化学治疗的新领域。氯丙嗪虽然疗效肯定,但不良反应较多。 吩噻嗪环 1 2 3 4 5 6 7 8 9 10 在吩噻嗪类构效关系研究中发现: 2位被氯、三氟甲基、乙酰基等吸电子基取代,其抗精神病作用加强,其中CF3>Cl>COCH3>H。 吩噻嗪环上的氮原子(10位)与侧链碱性氨基之间相隔3个碳原子,是本类药物的基本特征。缩短或延长碳链都会对其生理活性产生影响。 10位侧链末端的碱性氨基,可以是叔胺、二甲氨基,也可是杂环,其中以哌嗪衍生物的疗效最好。 侧链上含有脂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