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的益处 - soy connection.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技术的益处 - soy connection

農業生物技術對實現更安全、 更健康的世界的角色之科學評估 2 • 生物技術的益處 15 聯合國將生物技術定義為:「任何利用生物系統、生命有機體或其 衍生物,為了特定的用途來製造或改造產品或過程的技術」。植物生 物技術培育出來的農作物具有更為可取的特點,例如,能使用更少 的水和除草劑/殺蟲劑產出更健康食物的作物。本來,農民和植物育 種者透過使用雜交技術,重組植物基因使其變異已能夠製造新的植 物,但這種技術無法預料。相反,生物技術可清楚界定所需特性,植 入帶有該特性之基因來改良植物。 生物技術的益處 • 3 農業生物技術有助於解決全球糧食危機,對世界饑荒帶 來積極影響。據聯合國的統計資料,到 2030 年的糧食 產量必須增加 50% ,才能滿足不斷增加的人口的需求。 農業生物技術經被發現可令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農作物產 量增加七至十倍,遠遠超過傳統農業的生產能力,而全 球社區正在關注這一趨勢。2010 年 ,29 個國家或地區 的 1540 萬農民種植了 1.48 億公頃 (3.65 億英畝) 生物 技術農作物,主要包括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其中 1,400 萬為發展中國家的小型和資源貧瘠的農戶。 種植生物技術農作物的各國家的農民收入更高。當農民 獲益時,其社區也同樣獲益。 4 • 生物技術的益處 農業生物技術正逐漸走出投入性狀 (input trait) 範疇,並專 可辯論者,生物技術農作物對環境的最大影響恐怕是免 注於具備消費者健康益處上。大豆作物就是一個很好的 耕或少耕種植法的採用。生物技術大豆等抗除草劑農作 例子,已經有 10 多種有益人類健康的大豆新品種開始向 物可允許農民幾乎完全不用翻耕農田,從而更好地實現 商業化種植方向邁進。有益性狀包括反式脂肪替代品、 土壤健康與保護、改善保水性/減少土壤侵蝕及減少除草 更低的飽和脂肪、更高的 Omega-3 脂肪酸。 劑流失。事實上,免耕及少耕種植法促使 2009 年全球二 氧化碳 (CO ) 排放量減少 177 億千克 (390 億磅) ,相當於 2 消費者可始終放心:農業生物技術是安全的。這些農作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