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血管瘤 - efsumb.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脾血管瘤 - efsumb

每月一例 脾血管瘤 Dietrich CF, Cui XW and Ignee A Medical Clinical 2, Caritas-Krankenhaus, Bad Mergentheim, Germany 我们报告一例 58 岁由于结肠息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腹部超声显示其脾肿大 (14×6cm )[1] 和多个大小不等(最大为4.0cm )的低回声病灶。CT 检查考虑恶性 病变,在静脉注射 1.2ml 超声造影剂 SonoVue®后,与血管瘤的典型超声造影表现 不同,超声造影显示这些多灶性病变的中心和边缘在动脉期呈高增强,在延迟(实 质)期,造影剂注射 120-180s 后,病灶呈显著的低增强(图 1)。 脾脏穿刺活检 病理检查确诊为毛细血管瘤。 图 1. 经病理证实的脾血管瘤。注射 SonoVue®后,超声造影显示病灶中央及周边 在动脉期呈高增强 (肿块内部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图a ),在实质期呈显著的 低增强(图b )。另外,注意识别声学伪像(就在肿块下方)[2]。 视频 1. 经病理证实的脾血管瘤。超声造影显示病灶中央及周边在动脉期呈高增 强。 讨论 大多数脾脏局灶性病变都是偶然发现的良性病变。然而,由于目前没有一个确立的 影像学诊断标准,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在许多病例中还是有困难的。 超声造影的出现,提高了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3] ,这已经被 《欧洲 临床超声造影指南》所介绍[4] 。有趣的是脾脏与肝脏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有所不 同,在我们的这个病理确诊为毛细血管瘤的病例中,其动脉期和实质期的增强模式 均不支持血管瘤的诊断,其动脉期的增强模式 (视频 1)与局灶性结节增生相似[5] 并且容易与肉瘤转移相混淆[6] (图2 )。 图2. 肉瘤转移。 本病例中,这些多灶性病变在动脉期显示为病灶中央和周边的高增强,这与典型的 血管瘤超声造影只呈周边结节状增强的模式不同。在实质期,造影剂注射 120-180s 后,病灶呈显著且均匀的低增强,在肝脏超声造影诊断中这往往是恶性病变的指 征。 最近有研究显示,脾脏的良性和恶性病灶在实质期 (注射造影剂 60s 以及 120-180s 之后)的增强模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肝脏的超声造影表现不同,肝脏病灶在门 静脉期显著消退会被初步诊断为恶性病变[4;7] 。 脾脏的超声造影可能有助于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穿刺活检。动脉期高增强并伴随着 实质期的消退,应怀疑该病灶为恶性病变,并可能需要进一步穿刺活检。与之不同 的是,在动脉期与实质期若均表现为明显的增强,特别是当病灶周边呈结节状增强 时,则支持良性病变的诊断 (P 0.05 )[5] 。脾错构瘤 (或俗称为脾脏的 “局灶性 结节增生”,因其增强模式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相似)通常在各个增强时相都呈 高增强,因此容易被确认为良性病变。此外,对于不典型囊肿、脓肿、血肿以及脾 创伤的诊断还要结合病人的主诉和既往病史[8] 。淋巴瘤和恶性转移的典型超声造 影表现包括病灶在动脉期内没有任何明显的粗大动脉,实质期呈快速的消退。对患 有脾脏局灶性病变的淋巴瘤病人要分析并确定该病灶的来源以确定是否有其他合并 症。 参考文献 1. Sienz M, Ignee A, Dietrich CF. Reference values in abdominal ultrasound - biliopancreatic system and spleen. Z Gastroenterol 2011; 49(7):845-870. 2. Dietrich CF, Ignee A, Hocke M, Schreiber-Dietrich D, Greis C. Pitfalls and artefacts using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Z Gastroenterol 2011; 49(3):350-356. 3. Dietrich CF, Ignee A, Trojan J, Fellbaum C, Schuessler G. Improved characterisation of histologically proven liver tumours by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during the portal venous and specific late phase of SHU 508A. Gut 2004; 53(3):401-405. 4. Claudon M, Cosgrov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