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讲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国论讲解

文贵其简也。文简而理周,斯得其简也。读之疑有阙焉,非简也,疏也。 苏轼《六国论》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 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苏辙) 历史的回声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 ——余秋雨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书。 ——廖沫沙 历史是一份丰厚的遗产,人们研读历史,诠释历史,感悟历史,审视历史,回望历史,展望未来。 * * 苏 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代眉山人,北宋散文家。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为 “施之于今”。其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雄壮,带有战国纵横家色彩。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赞苏洵之文“博辩宏伟”;与之同时代的著名文学家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著作有《嘉祐集》。 作 者 简 介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着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他自述,少时不爱学习, 二十五岁才始知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 胸有文思,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 洵 的 故 事 解题: 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附]: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 灭楚:前223年???? 灭燕:前222年? ???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六国地图六国地图 六 国 地 图 解题: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 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 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 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 治国借鉴。 “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 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 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兵器 表承接 好,(作战得法) 途径 交互、相继 全、都、一概 因为、由于(介) 副词,表原因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连词,因此、所以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