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顾客间互动—情绪—购后满意关系分析——基于在线品牌社群视角
中国流通经济 2013年第9期 口营销管理
顾客间互动一情绪一购后满意关系分析
基于在线品牌社群视角
景 奉 杰 1,2,赵 建 彬 ,余 樱
(1.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市200237)
摘 要:顾客间互动对顾客满意的影响和作用 已经为学者们普遍接受,但之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服务现场 ,
有关服务现场外顾客间互动的研究较少。文章以在线品牌社群为研究背景,根据刺激(S)~有机体(0)一反应(R)
理论构建顾客 间互动、顾客情绪和购后满意度的关系模 型。研究表 明,在线品牌社群 中的顾客间互动 (信 息互动和
人际互动)对购后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且积极情绪对这种影响具有 中介作用 .具体为积极情绪在信息互动 中对
购后满意度 的影响具有部分 中介作用 ,在人际互动对购后满意度 的影响中起到完全 中介作用。
关键词:顾客间互动;顾客情绪;购后满意;在线品牌社群
中图分类号:F71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3)09—0086—08
一 、 引言 之前有关顾客满意度 的研究多数基于静态视角,
很少有人研究动态满意度,例如顾客购买产品一
顾客问互动被认为是影响顾客服务体验与满 段时问之后顾客满意度变化的情况。
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关服务行业的很多研究表 而品牌社群的出现不仅使消费者在消费现场
明,无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互动都会对顾客行为 有直接互动,也让他们在消费之后有一个交流的
产生影响。1『】例如,零售市场积极的顾客间互动对 场所 。鉴于之前有关顾客问互动与满意度关系的
顾客满意度 以及购买决策具有直接影响。 格罗 研究主要局限于服务现场,本文试 图扩展研究范
夫和非斯克 (GroveFisk)的研究发现,30%的不 围,具体研究服务现场之外顾客间互动对购后满
满意是 由与其他顾客间不好的接触造成的。…摩 意度 的影响。顾客购买产品后,由于对品牌有兴
尔 (Moore)等进一步研究认为,顾客间互动是影响 趣 ,可能会加入到品牌社群 (品牌论坛)。例如,购
顾客满意的关键因素之一 ,顾客 间积极的互动对 买大众汽车后,车主可能会加入大众汽车品牌社
公司忠诚、满意和 口碑均具有显著影响。4【黄和苏 群。那么,融入品牌社群后,根据刺激 (S)一有机体
(HuangHsu)以邮轮体验服务为背景进行研究, (0)一反应 (R)理论,顾客与顾客间的不断互动会
发现顾客间互动质量对顾客体验具有直接影响, 刺激其行为的变化。之前研究顾客满意度的文献
对顾客满意具有间接影响。 认为,刺激顾客反应的有机体主要表现为顾客的
尽管很多学者对顾客问互动与满意度之间的 情绪,【1因此本文以顾客情绪为中介变量,认为顾
关系进行了诸多研究,但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一些 客问的互动刺激会影响顾客的积极情绪,顾客被
局限:第一,顾客间互动对满意度影响的研究背景 激发出积极情绪时,会进一步作出趋同或回避的
是服务现场 ,6【】很少有学者研究服务现场之外或 行为,其满意程度会随品牌社群成员间的互动而
购买产品之后顾客间互动对满意度 的影响;第二, 出现变化 。
二、相关研究回顾 方法有两种:分类维度方法和结构维度方法。结构
维度方法假定情绪状态相互之间是系统性的相
1.顾客 问互动 。在线品牌社群是品牌社群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网纹结构的平台内孔珩磨加工技术的研究.pdf
- 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污染物源项识别反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inverse problem of pollution source term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pdf
- 基于微分器的燃料-汽压系统直接神经网络控制 direct neural network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or a fuel-steam pressure differentiator.pdf
- 基于稳态分布参数模型的光伏蒸发器的数值模拟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a steady and distributed model for pv evaporator in a pv solar assisted heat pump.pdf
- 攻角对透平叶栅气动性能影响的研究 influence of attack angle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urbine cascades.pdf
- 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节能减排事业作出更大贡献——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tackle tough and overcome difficulties, work heard through innovations in a pioneering spirit and contribute to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ing career.pdf
- 汞在燃煤固态产物中的富集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enrichment characteristics of mercury in solid products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pdf
- 共轨柴油机燃用不同配比生物柴油的性能与排放特性 performance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mon rail diesel engine fuelled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bio-diesel blends.pdf
- 共轨喷油器结构参数的分析研究 structural parameter analysis of common rail injector.pdf
- 供热机组负荷-压力简化模型及特性分析 simplified model and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load-pressure object in heat supply units.pdf
- 关于“微隙专有技术”机理的研究与初步探讨 on the " microgap proprietary technology" mechanism study and preliminary discuss.pdf
- 关于pra技术在国内核安全管理中应用的若干问题 some issues of pra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nuclear safety regulation.pdf
- 关于大型电站锅炉钢结构焊接设计的几点说明 some explanation about welding design of large capacity utility boiler steel structure.pdf
- 关于单位gdp能耗指标的再认识 reconsiderations on energy intensity indicator in china.pdf
- 关于电力系统故障树分析中两个问题的探讨 discussion of two issues on the power system fault tree analysis.pdf
- 关于对回转式预热器一次风漏风率定义计算式的改进建议 suggestion to change the definition calculation equation of air preheater primary air leakage.pdf
- 关于合理应用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几点思考.pdf
- 关于广义节能的思考 considerations on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ervation.pdf
- 关于核电厂防大型商用飞机撞击的要求——核电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discussion on the impact of large commercial airplane to nuclear power plant.pdf
- 关于核电规模发展的几点看法 suggestions on massiv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