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③货币政策目标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调控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理论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第六节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1. 含义: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货币政策目标内容: 图表 西方七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变化一览表(二战以后) 2.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 3.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 中介指标的涵义及其标准: 2.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的优缺点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㈠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2.效果和局限性 3.我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方法 ㈡再贴现政策 2.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3.我国拓展再贴现政策的思路 ㈢公开市场业务 图示 公开市场业务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 2.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 3.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完善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直接信用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二、货币政策时滞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涵义 图示 对货币政策传导主要路径的横向描述 ㈡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 但是,这种增加是随不同条件而发生变化的。因此,在作进一步分析时,还应考虑一些复杂因素。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述如下: 2.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⑵ 米什金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米什金描述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为: 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货币供给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 5.影响货币供给传导机制的新变化 就目前中国而言,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因素也发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二、货币政策时滞 1.内部时滞 2.外部时滞 图示 货币政策各种时滞之间相关关系分解图 与内部时滞相比,外部时滞比较客观,而非中央银行能直接加以控制。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理论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涵义 二、新古典学派的“面纱”论 三、哈耶克的货币中性理论 四、凯恩斯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涵义 1.货币政策的绩效考察 3.决定货币政策效果的条件: 二、新古典学派的“面纱论” 1.现金交易数量说: 简要评价: 三、哈耶克的货币中性理论 四、凯恩斯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1.外生货币论 2.货币变动的效应 3.IS-LM 框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条件 图示 IS-LM曲线形态及其政策含义 4.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可控性理论 央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和效果有限的原因: 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内生货币论: 5.货币主义的短期有效理论 图示 货币主义的货币扩张效用 在凯恩斯主义看来,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需求管理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只能唱“配角”。货币主义却认为,扩张的财政政策最终还得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来实现,因为纯粹的财政政策往往以非生产性的财政支出“挤出”生产性的私人投资而降低经济效率。由此不难推导出“货币政策最为重要”的结论。 6.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政策无效理论 在货币扩张和通货膨胀全然未被预期时,产出会增加;全部被预期时,产出不变。而在部分被预期时,产出虽然也会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肯定没有货币扩张全然未被预期时那么大。由于理性预期的存在,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短期内是非中性的,在长期内则呈中性。 7.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效理论 费希尔(S. Fischer) 利用三种不同类型的劳动合同说明了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 实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的实践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的实践 * 1.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有信贷计划的指标管理,不存在市场经济中的货币政策工具。 二、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 1.1979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这一时期货币政策实践的主要特征: 第六节 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一、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含义 二、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动因 三、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基本方法 四、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有效性 五、中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一、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含义 定义:各国充分考虑国际经济联系,有意地以互利的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931 学生于毕业时应具有的核心能力 - 义守大学.doc
- 95学年度第一学期分组讨论纪录表.doc
- 9 广告与进入壁垒广告的.ppt
- 97 年公务人员普通考试 - 公职王.pdf
- 91易启学 - 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doc
- 82机器人轨迹的插值计算.ppt
- 97-1未来战争第5周先发讲义.doc
- 973课题 - 大气所网站大气所网站大气所网站.doc
- 97上二年级艺术-品德教育 - 中山国中.doc
- 921 房屋施工图的产生.ppt
- 5.2 凝聚价值追求 (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备课精品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统编版).docx
- 2023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第2课时教学实录(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x
- 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 3.3 几何概型(2)教学实录 苏教版必修3.docx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专题一第9课五、《打印工作表》教学设计.docx
- 门窗维护合同协议.docx
- 门窗股份合同协议.docx
- 门窗行业合同协议.docx
- 二零二五年第二季度牙和颌面畸形就医指南(罗恩主编)PPT模板.pptx
-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英语 Unit 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Review indefinite article definite article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2.2 稻黄果香秋收忙 鲁人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