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及应用简介世界工业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 .doc

一、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及应用简介世界工业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 .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及应用简介世界工业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

无线电力传输产业技术及发展路线图研究 一、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及应用简介 (一)技术简介 无线电力传输也称无线能量传输或无线功率传输,是指能量从能量源传输到电负载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通过无线传输来实现的。就理论而言,无线电力传输通过电磁感应和能量转换来实现,即电力可以透过电磁感应、共振、射频及微波等方式达到无线传输。这项研究始于19世纪末,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其技术发展比较缓慢。 (二)技术实现方式及应用评价 根据在空间实现无线电力传输供电距离的不同,可以把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分为短程无线供电技术、中程无线供电技术和远程微波无线供电技术这三大类。 1.短程传输——电磁感应 短程无线供电技术的基础是电磁感应理论,距离上限是10厘米。这种无线电力传输方式的优点是制造成本较低、结构简单、技术可靠,但其传输功率较小、传送距离短,一般只适用于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供电。 2.中程传输——电磁耦合共振 中程无线电力传输方式是基于电磁共振耦合原理,利用非辐射磁场 实现电能高效的传输。所谓“中程”距离是指可达感应线圈半径8倍的距离,一旦超出这一范围,由于感应磁场不够强,相同振荡频率的线圈就无法高效接收电能。该技术发展时间较短,与短程供电技术相比可靠性尚不够稳定;但其发展前景广阔,有望解决为手机、MP3、汽车配件、体温表、助听器及人体植入仪器、电动汽车等厂商提供无线电力传输的解决方案。 3.远程传输——微波/激光 从理论上讲,无线电波波长越短,其定向性越好、弥散越小。所以,可利用微波或激光形式来实现电能的远程传输。这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解决未来能源短缺等发展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从科学技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角度来看,以微波为基础的无线供电和有线供电将会各有千秋。如果作为地面长距离电力传输或者所有家用电器的长期供电,微波供电可能未必实用。目前,除了铺设输电线路困难的地区和太空领域外,微波输电尚未应用到其他生产和生活领域。 二、国内外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现状 (一)国内外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研发现状 无线电力传输的最大障碍在于传输距离与转换效率,因为诸如电磁波辐射干扰、传输路径受到阻碍等,皆会影响电力转换效率,同时也不利于长距离传输。目前国外现有的无线充电产品,都是建立在短距离无线供电技术基础上的,而且必须藉由接触式充电底座的方式进行充电(详见表1)。 表1 各类短程无线充电技术特性比较 无线充电技术 传输功率 传输距离 缺点及技术挑战 电磁感应 几瓦到几百瓦 1厘米以内 被充电产品必须置于充电器附近;终端产品中的次级线圈和电路之间必须进行屏蔽;充电器必须具备对被充电产品进行辨识的能力,否则会向附近任意金属物传输能量,导致其发热从而产生危险 无线电波 最高100毫瓦 最远10米 电磁共振 几千瓦 3~4米 1、国外企业的研发活动 近几年,美国和日本的多家企业在提高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的关键技术领域加大了研发力度。 美国的Powercast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无线电力研究团队WiTricity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方向对无线电力传输进行了重点研发(见表2),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最近,美国德尔福公司颁布与无线能量传输科技供应商WiTricity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开发电动汽车及混杂动力车主动无线充电产品。两家公司旨在通过合作在全球范畴内为个人及商用电动车建立安全方便的充电基础设施。 表2 美国主要的研发活动 企业名称 主要技术方向 应用领域 研究进展 Powercast RF射频传送电力 各种电力消耗较低 的小型电子产品 技术与相关应用产品 已达商业化程度 麻省理工学院WiTricity 电磁共振技术 电脑、手机、照明等 各种家用电器产品 有效距离 2.7公尺\60w 日本的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磁共振方式的基础验证。目前,基础验证已告一段落,开始向应用开发阶段转移。LED 有效距离:5~10mm; 输出效率京都大学和UD Trucks (原日产柴油工业) 微波传输技术 远距离输电 实验室传输效率:83.7% 明日香电子 数据与电力 同步传输 传输速率:120Mbit/秒 日本宽频无线研讨会(Broadband Wireless Forum) 政策法规 数字家电产品、 白色家电、电动 车辆以及产业设备 无线供电法律制度等问题 开发相关产品及部件的日本厂商,预定在2011年1月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和2月的移动通信世界峰会(Mobile World Congress)等展会上展出试制品,还有很多日本厂商计划在2011年~2012年间向市场投放采用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产品。 2、中国企业的研发活动 随着该技术的发展,中国企业开始关注该技术的市场前景。尽管目前国内无线充电研究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事无线充电产品的大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