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productive toxicant and occupational poisoning) 公共卫生学院 劳动卫生学教研室 郭 欢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卫生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 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 --从临床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的发生、发展规律。 2010年职业病发病情况 2010年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301起,中毒617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4.54%。 重大职业中毒事故19起,中毒215例,死亡28例,病死率13.02%。报告急性职业中毒起数最多的为化工行业,占21.59%; 急性职业中毒人数最多的为煤炭行业; 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涉及30余种,居首位的为一氧化碳,共发生78起175人中毒;病死率最高的为硫化氢中毒,47人中毒,死亡8人。 2010年职业病发病情况 2010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417例。 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人数排在前3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别为499例(占35.22%)、272例(占19.20%)和157例(占11.08%)。 主要分布在轻工、冶金和电子等行业。 中毒-人类面临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全球已登记化学物2600万种 ; 其中有64万种实现了商业用途; 日常接触化学商品25万种; 每天有20种新的化学物进入我们的生活、工作的环境中; 我国登记生产的化学产品总数已超过4.5万种。 中毒-人类面临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 人类面临着化学物的威胁: 美国平均每人每年使用农药量3.6公斤; 我国有农药品种650种,产品15000多个,产量为有效成分24万吨,制剂100万吨;我国人均每年农药使用量接近1公斤; 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铅8.12μg,儿童铅中毒发病率为30%。 其他: 蔬菜农药污染; 猪肉瘦肉精; 家庭装修污染。 苹果有毒事件 苹果iPad、iphone在中国热卖,但其供应商苏州联建科技有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 使用正己烷来代替酒精擦拭手机屏,主要是因为正己烷比酒精挥发得快,而工厂主管要求作业的速度也要比较快。 正己烷属低毒类化学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吸收进入人体。吸入高浓度正己烷可造成急性中毒。长期接触正己烷可造成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早期常出现头痛、头晕、乏力、食欲减退,其后四肢远端逐渐出现发麻、痛触觉减退,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出现肢端严重疼痛、肌肉萎缩无力及运动障碍,甚至瘫痪。近年发现,正己烷可引起帕金森病。 正己烷化学中毒等慢性职业病,潜伏期较长,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疗,病死率高。 几个概念、术语 毒物(toxicant) 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 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一、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和存在形态 来源: 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中间体)、成品、副产品、废弃物以及夹杂物; 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如磷化铝遇湿自然分解产生磷化氢,又如用四氯化碳灭火时,四氯化碳与明火或灼热金属表面接触时氧化成光气。 存在状态: 在生产环境中以固态、液态、气态或气溶胶的形态存在,就其对人体的危害来说,则以空气污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及职业接触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1.来源: 以原料①、半成品②、产品③、辅助材料④、产品⑤、废弃物⑥、夹杂物⑦、分解产物⑧ 等形式存在。 以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为例: ①煤 ⑤沥青、煤焦油 ④焦炭③ ①矿石 ② 烧结矿石 ③生铁、钢锭 (含C、S等⑦) 一、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和存在形态 来源: 原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中间体)、成品、副产品、废弃物以及夹杂物; 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
文档评论(0)